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495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增长级发展战略、区域产业结构层次、地域空间结构调整及经济总量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对武汉城市经济发展的总量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50年代美国远东新战略的形成及其结果,认为它是冷战前提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产物,这种政策不变,则中美两国关系的僵局就无法打破。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史上,港脚贸易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它们之间既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彼此竞争的关系.在历史推进的过程中,英国对华贸易的两大商业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相互排斥的一面逐渐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必要性可从旅游产业的地域关联性和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性来考察。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可行性建立在资源互补、互为市场、交通沟通、适游期互补、社会经济互动等基础上,本提出的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对策措施具有树立全国旅游统筹意识,实行政府主导战略。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纽带,以企业为合作实体,建立地域合作系统等项目。  相似文献   
15.
伊朗伊拉克关系研究(1979-199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40余年中,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在伊朗1979年革命以后,由于教派分歧、地区领导权争夺、领土纠纷等因素,两伊冲突呈加剧趋势,并且最终导致爆发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使两伊关系有所改善,但好景不长。随着冷战结束和地区形势变化,两国的国际处境越发困难,国内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在经历了革命与战争的磨难后,两国关系渐趋解冻并获绳一些发展,但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美国长期以来执行亲以色列政策,美国犹太人对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论述美国犹太游说集团的内在资源及其对国会和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展示出美国亲以色列政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君士坦丁缔造了东罗马帝国,其在位期间所推行的基督教政策对帝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其宗教政策的政治动因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主要表现在:实行宗教宽容,巩固政治地位,扩大割据势力;利用基督教统一帝国;控制基督教,强化专制皇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华东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如在队伍建设、工作理念、设施建设、制度建及工作手段、模式等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从中得出对广东高校学生工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东的自杀式袭击愈演愈烈,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也促使国内外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尽管自杀式袭击的产生是各种因素合力而成,但文章以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宗教极端主义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宗教极端主义为自杀式袭击提供了宗教合法性依据,从而使其具备了正当性。这一正当性在伊斯兰极端组织对人体炸弹的具体灌输中得到强化,从而成为自杀式袭击得以最终完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察古今对《论语》的诠释,探讨并勾稽孔子"乘桴浮海""欲居九夷"之语中长期尘封湮没的历史内蕴。从而,认定孔子之言,于假设虚语之中,蕴含着欲"见贤思齐"之意,即有鉴于箕子封于朝鲜、渡海推行其道的史实,而有志于作第二个箕子。如此,则现今研读《论语》,若仅就文释义地讲解"乘桴浮海""欲居九夷"之语,而遗弃其深沉的历史内蕴,似乎难免于买椟还珠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