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14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This study examined current cross-ethnic friendship patterns in secondary schools around London, UK, and the effects of ethnic group and ethnic diversity on cross-ethnic friendship selection and quality.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self-report ethnic group definitions and measures of same-/cross-ethnic friendship numbers, along with the quality of 3 best cross-ethnic friends, were distributed to 684 Year 7 (aged 11) British students (256 White European, 63 Middle Easterner, 118 Black, 247 South Asian) recruited from 9 multi-ethnic secondary schools (37 classrooms) in Greater London. In contrast to most previous research which suggested the relative rarity of cross-ethnic friendships, findings showed that cross-ethnic friendships were in fact frequent and of high quality, outnumbering same-ethnic friendships for all ethnic groups.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der, classroom gender composition, SES, percentage of available same-ethnic peers, ethnic identity and perceived ethnic discrimination, classroom ethnic diversity still had a marginally positive effect on cross-ethnic friendship selection, but had no effect on cross-ethnic friendship quality. White British children reported higher cross-ethnic friendship selection and lower cross-ethnic friendship quality compared to other ethnic groups, but this depended on classroom ethnic diversit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intergroup contact and friendship formation theories. We conclude that research on cross-ethnic friendships is crucial in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how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are formed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in modern multiethnic settings like London secondary schools.  相似文献   
112.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编写《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零起点”英语听说教程》是本课题的目的.该教材设计独特,内容新颖,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科学性,三语性等特点,希望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3.
"庄蹻王滇"传说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是考察西南边疆族群起源的必征史料之一。然而作为史料,"庄蹻王滇"存在着众多难以诠解的疑点和自相矛盾之处,历代史书在承袭其基本框架的同时也在不断对之进行改写,自唐代始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洎乎当代,"庄蹻王滇"依然是一桩聚讼不休的史学悬案,甚至有学者根据文献研究和考古发掘的新近成果对其史学价值作出了基本否定的结论。如果我们把观照视野从历史文本的实在性转移到其话语性,未始不能在这则漏洞百出的史料中发现某些新的知识生长点。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庄蹻王滇"的真实性或许是值得怀疑的,但它却相当真实地折射出特定时代不同族群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华夏族群在华夏中心主义观念的潜在支配下对于边疆族群起源的历史想像。  相似文献   
114.
族裔集团是组成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砌块.在现代国家中,有许多民族社会都承认不同的民族集团作为政治实体而存在.但在美国这样一个基本由外来移民族裔集团组成的国家里,宪法却没有规定"民族权利",同时也反对搞"种族均衡".比较之下,美国对于在大民族体之下出现小民族体的防范是严于其他多民族国家的.在对民族政体的认可方面,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否定性典型,这是美国族裔关系调控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排外民族政策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15.
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社会关系,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前提和基础,是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对构建和谐新疆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意识,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和谐稳定。目前,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构建和谐新疆,就是要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在解决各种民族矛盾中推进新疆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116.
文章以实证研究为主体,采用问卷法对西部 Q 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因素上,职业本身压力、社会压力和专业成长压力位列前三甲,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三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7.
梁瑾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47-148
《黎家代表上北京》是中国当代优秀的小提琴独奏曲之一。音乐以浓郁的黎族民间音调和具有黎族舞蹈特色的节奏为基础,描绘了黎家人民欢送代表上北京的热烈而激动的场面。作曲家通过多种节奏、节拍的变换;多种调性的转换;多种音乐形象、音乐情绪的组合等手法,使整首乐曲在音乐情感内容的表达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在音乐的审美效应上,有机地将音乐的情境美、情感关、欢乐美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8.
中唐时期唐廷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较复杂,有交流、交融,也有对抗、战争;就后者而言,唐廷不再如盛唐强盛,而处于被动、劣势地位。这些都影响着张籍、王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二人有大量作品涉及民族关系,或反映民族战争(边塞诗),或叙写民族交流与交融,或描绘异族风情;在艺术表现上,二人边塞诗风格凄黯感伤,以写实为主,甚至其它诗歌也多如此。  相似文献   
119.
彝族是一个典型的"火"的民族。彝族火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表现在彝族火神话史诗传唱以及各种火崇拜习俗中。彝族火神话及其习俗,是其民间信仰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它们共同构建并表征了彝族火文化精要。它以顽强的传承和再生力植入世世代代的彝族人群体和个人身上,由此形成了彝族别具特色的火的民族个性与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0.
畲族研究是我国东南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畲族教育史研究是畲族研究中的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畲族古代社会教育研究更是鲜有涉足者。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畲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指出社会教育是古代畲族教育的主要方式。其社会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对于畲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