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5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399篇
教育   2379篇
科学研究   453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6156篇
综合类   303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4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摘要: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一种生产与供给竞技体育产品的实践活动,基于供需关系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竞技体育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发展历程,及在此基础上梳理其在生产与供给方面的结构性调整思路与策略,能够就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问题,找寻到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为此,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产与供给对象、内容、主体、方式、资源配置5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产品生产与供给的阶段划分及发展特征,立足于这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供需环境与条件的特点,提出了结构性调整的思路,规划了推进供给方面改革的路径,即以发展定位的调整服务于核心主体、以制度创新推进供给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政府职能改革促进民间力量的参与、以推进多元治理机制改革供给方式、以技术创新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972.
中国体育整体联动的发展趋势日益鲜明,体育的社会内生力日趋强劲,在计划 经济时期形成的体育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囿于条块分割、分而治之 的传统,推出的改革举措多受限于部门立场,局限于部门视野,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全 面深化体育改革,需要依据中国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着眼整体,进行顶层设计。本研究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围绕体育发展与转型两个方面进行体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并 针对两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具体的改革设计。  相似文献   
973.
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和冲击下,中国体育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有必要对我国体育文化在全球传播进程中所面临的具体语境、文化心态、价值冲突与融合等问题进行审视,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之道。研究表明,体育文化系统要素具有独特性,与全球传播之间存在天然的亲缘关系。体育物质文化、身体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分别从硬实力、显实力、巧实力、软实力等方面构成并完善体育文化系统。认为,体育价值文化决定着体育文化的价值和方向,应克服文化语境差异带来的障碍,把握好价值传播的主旋律,对各种体育要素文化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实现中国体育文化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和超越。  相似文献   
97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按时间顺序对欧美体育哲学和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认为欧美体育哲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育哲学的研究从初期的以“体育、游戏、玩耍”为主题的存在论研究向以伦理学和美学为主的价值论方向发展,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从初期关注体育活动中的基础理论的探讨和建构向兴奋剂、公平公正、体育暴力等多种多样的主题讨论发展,近年来体育实践和德性伦理的研究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欧美关于体育哲学及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全面且深入,引领着未来体育哲学的发展方向,对其加以梳理分析,有助于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975.
摘要:目前,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经历了20多年,职业球员的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集训制管理,尽管其优势明显,但其管理方法、手段与人本管理理念相悖,与篮球职业化进程不符。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自我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自我管理由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九个要素构成;不同要素上职业球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均存在着不足;影响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实现自我管理以及球员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因素主要有组织管理因素、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他人影响因素以及工作任务因素。提出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自我管理理论并进行了实证,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运动员管理的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76.
摘要:目的: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校排球代表队学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并对个案进行干预实验,为队伍提供风险报告和预防损伤的训练方案。结果:总分的平均值男排13.75,女排14.14,测试总分低于14分的男排为42.67%,女排为35.71%;男女排主动直膝抬腿得分均为项目中平均分最高的项目;男排总体不对称比例33%,女排为34.28%;男女排躯干旋转稳定性、肩部灵活性和深蹲测试测试得分较低;4名运动员干预后测试得分有提高。结论:男女排整体处于运动损伤高风险临界值;不对称比例较严重;男女排屈髋的主动灵活性、无负荷状态分腿能力、在骨盆稳定以及对侧腿保持主动伸展情况下大腿后部肌群的主动柔韧性相对较好;男排腰部损伤概率相对更大,女排中肩部损伤的概率较大;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性是需要加强训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潜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97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田径优势项目训练理念与实践进行研究,探讨了对田径项目特征、训练理念、训练周期、训练手段、训练负荷等认识上的变化。研究认为: 1)借鉴先进的训练理论与经验,在重新认识项目特征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束缚,形成科学的训练理念,围绕专项需要,创新、优化训练手段和负荷,形成独特的技术风格,是我国跳高、投掷、跨栏等项目获得阶段性优势的主要原因。2)我国跳高水平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对快速助跑的训练理念在运动员多年训练中没有很好体现,运动员缺乏长远规划,对训练方法、技术细节、个人特点及负荷的过程控制不够重视,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没有新的突破,限制了项目的发展。3)近来我国女子优秀投掷选手的出手速度与90年代鼎盛时期存在明显差距,失去了动作快、出手快的特点,下肢灵活性、爆发力不足,基本功不扎实,最大力量不能有效转化为专项速度,影响了选手的成绩高度。4)中长跑项目上巨大的反差并一蹶不振,说明我们在耐力项目上并没有形成稳定、先进的理论、理念,对训练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方法、手段、负荷的改变上,盲目的大负荷量和高强度,缺乏深刻的运动生物学理论支撑。同时显示出对高水平运动员、运动队的管理、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5)改变对周期及训练负荷的看法,形成小运动量、高强度和以赛带练的训练理念;用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协调用力观念指导训练,并深刻认识项目特点,以速度为核心强化专项训练,形成领先的技术优势,促进了我国男子跨栏项目的发展。刘翔的伤退及成绩断层,则说明对顶级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比赛规律和过程控制的把握还有失精准,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监控和发展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6)在实践中,对新的训练理论与理念认识不深,在训练中特别是青少年的训练中不能系统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优势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78.
摘要:我国男子短距离游泳项目近年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我国长距离相比离世界最优秀运动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积极探索我国男子短距离游泳项目多年训练安排的规律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运用跟踪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成效的揭示,力图从个案剖析中寻找短距离游泳训练规律。结论: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既满足“分期理论”的条件,也符合“板块”理论训练的特点;余贺新多年有氧能力训练贯穿于全程,其他所需各能力则按照“分期”与“板块”的要求安排各异;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除了具有个人训练特点外,也适应世界顶级运动员成才的规律。  相似文献   
979.
摘要:为了探讨太极拳本真的文化内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哲学、宗教学、体育学等理论,从修炼文化视角,分析太极拳思想、技术秉承《道德经》《道藏》等道家、道教文化精髓,探讨太极拳与道的辩证关系。研究认为:道家的“阴阳”“八卦”与“五行”演化太极拳的世界图式;太极拳承袭道家、道教的“身体观”“内景观”的内求文化导向;道家、道教命功的根劲、养炁、洗髓、蓄神构成太极拳的功夫机理;与道之本体的合和向度,决定太极拳修为之高低;道家的“道化德生”造就太极拳性功的客观效应;太极拳的终极价值是以武入道、拳道合一。对挖掘、还原太极拳文化的原初属性,传承并发扬光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0.
摘要:依据2018年第65届美国运动学会(ACSM)学术年会、第9届“Exercise is Medicine(EIM)”世界大会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EIM为基础,重点阐述2018年ACSM年会中5篇全身震动(WBV)交流论文及与其相关的WBV干预的研究现状。这些研究前沿和研究现状对进一步开展WBV健身效果的研究带来新启示和思路。研究认为,WBV能改善老年人姿势平衡、降低跌倒风险、增加身体功能和体成分、增进心血管系统和骨关节炎的神经肌肉表现等。WBV对健康促进效果显著。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长期WBV干预对心血管系统健康和神经肌肉系统改善的影响仍不清楚,WBV干预与膝关节屈膝不同角度干预的积极效果间的相关性应进一步综合评定。需要深入开展涵盖下肢肌力、身体功能和体成分、姿势平衡和膝关节屈膝不同程度在内的系统的WBV评估体系构建,藉此使WBV健身手段获得正确评估,为WBV广泛开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