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223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3384篇
综合类   67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武术自然美的内涵及其本质进行研究,武术的自然美,就是武术运动最初经过模仿自然、取象造化、结合人类生活实践中的防身自卫和攻防技击经验积累而成的自然本色美.武术运动的自然美主要是通过运动员的形体美、武术动作的象形美、节奏美和意境美来表现.人类在自然这一对象化的感性形象中观照到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便是武术自然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8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讨论了中华传统武术在搏击和套路演练中,神与形的相互关联以及神在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传统武术对人类"神"的潜能的挖掘与充分发挥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文章以人类学为视角,对地域武术文化在研究方法与视角、实践操作与运用、文化建构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认为人类学民族志的整体观让我们重新思考何为文化,以及逐步理解“文化”应成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田野中的逻辑”和“逻辑中的田野”告诉我们,学习“地方性知识”以及“他者”文化解读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实践基础;如何突破地域民族的局限,去寻求人类文化的普遍法则与意义系统则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在文化研究中探寻发现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彰显文化重构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时代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地域武术的学术研究应更加注重微观的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力图实现武术技术与文化之间学理层面的自由融通以及人类学民族志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从而尽可能的为全面深入研究地域武术文化提供学理启示以及实践层面的学术引导。  相似文献   
84.
我国体育人类学的发端肇始于对传统体育的研究,但不能忽视的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武术的研究却异常薄弱. 前期相关武术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大都以历史学、民俗学为框架和导向,注重参与观察的人类学理论的介入也仅仅大都停留于对其必要性的理论阐述,武术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几乎近于一个盲区,少而无力. 论文在梳理我国体育人类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文化人类学对我国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构想:(1)乡土村落:引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的独有视窗;(2)武术拳种:与村落武术研究交相辉映的微观个案;(3)固定的村落与流动的拳种:构筑与交织中国武术研究的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85.
摘要:现在是一个传统文化发展最为美好的时代。这一点不仅仅存在于文化界,而更为火热的却是在学校教育领域。作为长期存在于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被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分段梳理和特点归纳;并在“思想是变革的先声,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指导下,就学校武术当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在进行了学理上的思考。研究认为:坚持从传统武术拳种出发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的实施,才应该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下大力气建构起具有独立文化体系的学校武术教育平台抑或是校本课程,才是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务实推进和开展,让更多的学生体认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应该是我们找回学校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主导地位的最强动力;那种只将中国武术看成学校体育教育的部分内容或者一个领域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86.
摘要:学校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探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形成模式,梳理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并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是一种“后发内生”的发展模式;其百年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武体分离”到“以武入体”的“体育化”演进;从“强种卫国”到“文化传承”的民族主义演进;从“由拳入操”到“段位入校”的“套路化”演进;从“以武强身”到“武以成人”的“身体化”演进。学校武术教育“体育化”的发展逻辑使其丧失了自主性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学校武术教育“套路化”演进消解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技击表征的意义;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承担起武术“拳种”传承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武以成人”的终极教化。  相似文献   
87.
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对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创造性转化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指出,具备深厚文化内涵与国际知名度的武术,以及规模空前扩大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可多得的品牌资源与不可错失的战略资源。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进行改革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当前,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的路径主要有四条:坚持文化导向,从战略高度科学定位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标准化建设;守正创新,实现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中弘扬传统与注重当代的贯通;创新传播,促进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传播向日常生活化延伸。如此改革,可以使武术文化资源通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实现创造性转换,实现担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相似文献   
88.
摘要:在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战略背景下,作为具有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进行了优势(武术资源丰富、武术产业竞争力较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富有特色)、劣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链不完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单一、产业整体规模小)、机会(国家层面政策的大力支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威胁(外域体育文化的冲击、复合型专业人才匮乏、宣传推广的制约)的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WOT-AHP定量模型,通过对SWOT中各种因素的定量评价,得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优势、机会大于劣势、威胁,应采取外部机会与内在优势相结合的SO发展型战略类型,建议实施科技带动、人才强业、资源产业化、产业龙头带动、精品产业等战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9.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探索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传统社会,民间武术组织以武德传承强化乡村德治机制,以门规戒约规范乡村法治秩序,以家长制参与乡村自治实践。而进入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面临着传统德治弱化、法治建设不完善、参与自治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困境。提出,民间武术组织要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营造乡村治理的德治氛围;加强组织治理,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理念;深化自治实践,主动承担乡村治理职责功能,旨在为更好促进民间武术组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中国哲学诠释学方法,在"技道并进""德艺双馨"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功夫所至即是本体"的哲学范式下,提出:武术功夫是一个三维合一的概念,其既涵摄本体与主体,亦包纳才艺与能力,还囊括了方法与规则。从"功力"角度看,功夫具备本体的性质,指的是类似禅、太极等理念在长时间实践中的现身性表达;从"功用"的角度看,功夫就是一种高级的搏击竞技能力或表演才艺;从"功法"的角度看,功夫表征了方法运用的得当。其蕴藏了:(1)神形共建;(2)在人伦日用中寻求终身技能的发展;(3)身体技艺与情感意志共同成长三层"元实践"哲学意蕴。功夫旨在塑造整体的人、具体的人和自我超越的人,这无疑与身体素养所强调的"身体锻炼与人格培养并举"的整体论哲学在逻辑上相贯通。武术功夫在语义和哲学内涵两个层面上与身体素养有着极强的互释性,属于中国本有的身体素养思想,这就使得功夫修炼具备了提升当代人身体素养和助推当今武术发挥更广义的教育价值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