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35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外语学习焦虑作为情感因素之一,其程度的高低与学习者的性别有一定联系,并且焦虑程度的性别差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呈现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男女性别、个性类型的差异性和语言熟练程度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提高基础阶段女性学习者的外语歧义容忍度,正确引导男女性别学习者的考试心理,有利于降低外语学习焦虑,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2.
《College Teaching》2013,61(4):111-116
Do our students actually read and use the feedback we provide? If so, what purpose does it serve them? Although these should be concerns, if we provide the adequate tools and guidance on how to use our feedback, this question should not be a pedagogical burden. Ultimately, learning,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are the products of good feedback to a student, which includes feedback that may not be as concrete as students would like. But concrete ambiguity may be the key in helping our students develop their thinking, as well as their writing.  相似文献   
93.
汉语歧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很早就已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且在以后的各个时代都有所突破,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正是由于这些局限,学者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成果,突破局限,最终不断的促进语言的发展。但他们的有些理论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仍然需要进一步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94.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双关,即歧义在修辞上的运用.造成英语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对英语歧义中的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并且探究使用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在英语语言中产生的双关修辞效果,展示英语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5.
Addressing changes in conditions for practitioners that can be related to education policy in England and Wales since 2010, this article presents issues faced by teachers of art and design and their responses in practice. The current insistence on transparency in education emerges through policy that audits performativity, in a limiting skills bank. Practitioners in art and design are particularly affected by what I term ‘the transparency‐exclusion paradox’, as they battle to maintain the subject area and are ‘othered’ by the English Baccalaureate and Progress 8. I will discuss an emergent ‘ethos of ambiguity’ among artist‐teachers and contemporary artists, with a theoretical basis informed by Beauvoir and Foucault. Empirical data from research participants will be evidenced, to explore strategies of response in inclusive soci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adds to literature that 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policy in implementation and it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on creative expressions of ambiguity in the arts.  相似文献   
96.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已近60年,考察其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主要有结构的(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的(语义关系、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分析)、信息处理的("潜在歧义""制约"与"优选"的分析)、语用的(歧义度、语用、语境歧义分析)、认知的(意象图式、实验、实证、倾向性分析)等。要揭示歧义的现实性还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进行言语社区和语言变异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
歧义词在词汇判断任务中表现出的加工优势以及在语义任务中表现出的加工劣势常被研究者们统称为歧义效应。歧义效应的产生究竟是因为歧义词正字法与其语义表征之间联系的本质不同于非歧义控制词正字法与其语义表征之间联系的本质,还是因为词汇判断任务和语义任务所强调的加工不同,亦或是因为实验材料引起的决策冲突以及决策类型的差异等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语义关联度(relatedness of meaning,简称ROM)效应的发现为澄清歧义效应研究中的一些不一致现象,深入探讨歧义效应产生的根源,了解词汇心理表征的本质以及更为严密的操控试验等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8.
暧昧性是日本语言文化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征。日语的暧昧性表达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交际中随处可见。暧昧性表达具体表现为模糊,委婉,省略等方式,此种表达源于日本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日语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理解、尊重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表现心理,才能使其正确的掌握日语的暧昧性。  相似文献   
99.
句法平面上的歧义是由语法上的原因造成的,不同原因造成的歧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分化,文章主要谈谈不同的语法分析方法在歧义分化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歧义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在语用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说话人的选材不当,伴随符号的使用不当以及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不明,再加上听话人信息接收和理解的失误,听话人在交际时心理状况和主观意图及语境的不恰当等,都会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