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53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对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的背景和基本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2.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war correspondents traveling in the Balkan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alkan Wars (1912–1913) to cover military campaigns. It tries to explore the paths of information, the mechanisms of propaganda and the restrictions used by the Balkan states to control the content of the news transmitted. The Balkan Wars were among the first military events covered so extensively by newspapers all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battle-fields the principles of the new field of journalism were highly tested. The lessons learnt in the Balkans during the Balkan Wars proved to be productive and use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r correspondents and military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43.
新世纪以来的裕固族小说作家大多采用了汉语书面写作的方式去表达思想、传播文化,表达了作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书写族群文化史的主体性反应与时代性调适。达隆东智、铁穆尔、杜曼、苏柯静想以各自相对成熟的写作风格可以被视之为新世纪以来的"裕固族小说四家"。  相似文献   
44.
乡土叙事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建构了乡村与城市互为想象的两种镜像,并且形成了乡村仰视城市、城市俯瞰乡村的一般审美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由对视发展为对话,二者互为开放和拥抱的同时,农民对于城市的想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想象姿态和审美情感的渐变在新世纪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及时捕捉这些新鲜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塑造新的农民形象,全面把握文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律动与特征。  相似文献   
45.
盛可以塑造了都市中独具"冒犯"气质的女性。但她们却在虚无的底色中作着寻找依托的努力:她们在婚恋悖论中追寻婚姻,在情欲纠缠中又对情表示执著,在非常态的磨砺中体验爱情,在世俗挣扎中进行精神的飞升——从而体现出继卫慧棉棉笔下女性形象解构风之后的现实主义回归。在陈染梦呓与卫慧狂欢之后,盛可以、缪永、欧阳静茹等作家在女性形象塑造上重回传统道德的努力,标志着中国文化回归传统、寻找规范的人文走向。  相似文献   
46.
日常想像中的颓废更多地指涉一种道德或心理范畴,但颓废概念实则还波及到伦理、政治、宗教和文艺等诸多方面,其意义极为含混复杂。除却堕落、衰败等贬损内涵之外,其还包含叛逆、转型和更生等积极性意义层面,尤其从美学视角来看,颓废可视为一种美学风格,代表着对艺术、生活和自我本身的一种审美理解。颓废文艺带有反自然性、非道德性、唯关性和否定性等美学品格.蕴含着独特而重要的审美价值。将“颓废”作为现代关学意义上的一种新型审美范畴探讨其背后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具有不容忽视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7.
美国成人移民扫盲教育可以追溯至南北战争时期,直至现在,成人移民的扫盲教育尤其是英语教学仍是美国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从移民扫盲教育的对象、扫盲教育相关机构、扫盲目标等几个方面梳理成人移民教育的发展脉络,可以对美国的扫盲教育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8.
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心事件之一。这种形象塑造的方式是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58年之后的文学形象的塑造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意识形态。规范要求农民英雄人物必须“放在矛盾的主导地位”,必须写成“进攻的性格”,是“叱咤风云”的形象。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存在着严重的“神化”倾向。  相似文献   
49.
中国现代民间故事学肇始于对民间故事现实意义的发现,或者说,学者们发现了民间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种种意义,才开始专注于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学者们将这一最为“俗”的民间文学形式带入学术殿堂,展开了多重视角的学术审视,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新世纪以来,国内关于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薄弱、研究主题分布不均、研究方法科学性较低等。因此,未来研究者需要更多地关注上述问题,并积极进行探讨,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