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能力本位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荷兰韦塞林克等学者构建的能力本位教育评估框架从评估准则、评估指标到评估等次,揭示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本真之所在。基于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在观念、师资、课程、实践、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革新,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22.
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办学水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旅游专业办学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师资队伍落后,校外实践教学存在安全隐患等众多问题。应采取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加强师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实习管理体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等对策,才能不断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的旅游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3.
《报关操作》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对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课程框架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组织设计及考核设计。  相似文献   
24.
BOOK REVIEW     
The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wards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has led to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wor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This article pictures teaching in innovative, competence-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In a multiple case study, the teaching practices of 10 teachers from five vocational schools were thoroughly studied. By examining not only the actual behaviour of teachers but also their related personal ideas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s, we learn about the ways teachers implement new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their experienced uncertainties, dilemmas and practical tensions. These insights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micro level of educational processes, that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lication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new repertoires of teaching behaviour and teaching methods – all in the contex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5.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把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展开教育逻辑起点的根本属性,使得“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受质疑。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切入点是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其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在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性课程要素进行开发和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6.
分层次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论述了在茶艺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次教学的适用性,提出了实施分从层次教学中实事求是、鼓励、最优化等原则,并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方法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等方面阐述了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7.
李巍  王志章 《软科学》2011,25(1):114-119
基于能力基础观的理论视角,建立了营销能力、市场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运用来自于成渝地区215家民营企业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营销能力会显著地影响企业(低成本和品牌化)市场战略的选择,而不同的市场战略对企业的不同经营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具有差异性的影响;同时,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对这些影响关系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结论的理论价值和管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采用“能力本位”理念对 Android 应用开发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现该理念的主要手段是“项目课程”。通过对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综合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得出了适应企业要求的高职 Android 应用开发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29.
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通过对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案例分析,对能力本位教育的起源和变化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梳理了能力本位教育的相关概念,总结了有关能力本位教育的两大模式及其特点;具体阐述了高等教育阶段能力本位教育的概念、制度以及构成能力本位教育的内容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0.
改革课程评价模式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数学课程模块性评价模式,是围绕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块性评价、结业的一种新型评价模式。模式以过程性评价思想为评价理念,以发展学生能力评价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评价地位,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多方面、多角度的表现做为评价元素,构建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观测点组成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表明,该评价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