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01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4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辩证法既是一般的世界观,又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训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①表明科学的方法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是很重要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我们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也是邓小平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2.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与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采取多种媒体进行系统教学的教育形式,是确适应新疆幅员辽阔,财政紧张,经济发展滞后和缺乏师资的现实,但也面临着不少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在学习和借鉴远程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办出具有新疆特色的,适合新疆多民族地区实施情况的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83.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使得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理论工作者必须开拓视野,以发展的观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两个必然”的思想。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是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关键。本文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视角考察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深化了对“两个必然”客观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
田恒平 《培训与研究》2007,24(10):82-84
教育的供求矛盾是教育运行的主要矛盾,矛盾在博弈中走向市场均衡。新时期教育供求矛盾表现为三大特点:教育供给从机会走向选择;教育需求从数量走向质量;供求矛盾从单一走向多重。矛盾产生的制度原因即有内在的规则,也有外在的规范,同时整体贯穿着文化认知的因素。  相似文献   
85.
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结论的认识分歧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加速完成,中共领导对社会制度转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八大之前未能对新制度建立后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认真研究,八大虽然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做出了结论。但大会主题报告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会议议程也没有就此问题进行过讨论,因此,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结论显得比较粗糙。它在形成之初就未达到统一认识,毛泽东不赞成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结论,却又主张先不要急于修改这个结论。围绕八大作出的结论,当时的理论界进行过专题讨论,但没有形成集中的看法,无助于统一认识,毛泽东后来明确改变了八大的结论,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并逐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改变是战略性的失误,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相似文献   
86.
文章从政策科学的角度,通过对作为政策主体与客体的"人"的双重身份的矛盾性的分析,提出了化解这种矛盾身份的意义及其策略,对解决我国社会中政策主体与客体的双重身份的矛盾性进行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87.
作为一种构建社会秩序的理论,市民社会理论一直致力于界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之相应,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公与私的矛盾,必然成为国家与社会现实架构中的内在关照。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映或集中体现了这个核心矛盾。  相似文献   
88.
在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和谐思维方式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和谐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新发展,和谐思维是系统观在人类思维领域的升华。  相似文献   
89.
本文阐述了矛盾和事物的显著区别,通篇主要围绕一些论见和对矛盾性质、特点的理解,论述了矛盾不能一分为三,矛盾双方不能一方取代一方,同一性也非相对的、暂存的,“一分为二”不能作为认识与分析事物的方法,矛盾着的事物双方(如物质与意识)不能说是一对矛盾,否定了“矛盾即事物”等观点,辨明了对矛盾问题的若干误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有关见解。  相似文献   
90.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三个互不包容的术语。但由于历来学界时其界说不清。以至于今仍纠缠不清。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因出自多人之手,文选注释“某,通某”中。误将一些古今字、异体字,说成是通假字;有些字本有其义或可引中出其义的。也滥注为通某字,而有些实为通假字的却又当注未注;有些某通某或与常用词、通论的论述相互矛盾,或注释前后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