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8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教育   10830篇
科学研究   1723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178篇
综合类   1091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6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1219篇
  2011年   1338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1103篇
  2007年   1282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945篇
  2004年   854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11.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intergroup contact, predicted outcome value (POV), and similarity-attrac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U.S. host nationals’ (N = 342) communicative behaviours in a recent initial encounter with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student’s cultural group as a whole. Testing of two models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t sequential mediator effects of perceived similarity-social attraction and POV-social attrac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variables (e.g. amount of communication exchange in both models, self-disclosure in model 1,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model 2), and intergroup attitudes (e.g. behavioural attitudes). Findings in general demonstrated that contact effects in the intercultural context vari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measures of communication, the mediating mechanisms, and intergroup attitudes.  相似文献   
112.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因素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社会之困主要是指时势、儒家仁义等对人的限制或束缚。庄子对时势之困采取了安时处顺、无为而治的消解方法,对仁义之困采取了法天贵真、掊击圣人、以道释儒的化解策略。在庄子所采取的摆脱社会困境的种种策略和方法中所贯穿的都是顺物自然的生态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3.
在工业化的中国建设后工业化的行政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打下良好的价值基础,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诸如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从服务型政府内在制度的建设入手,建立明确的指标体系,通过招聘、培训、固化等一系列方法,重塑行政机关领导及公务员的道德价值体系,建设道德政府,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4.
保山宝莲寺《公举乡约碑》极不起眼,但它揭示了史书、教科书所赞誉的清代乾隆四次征缅对永昌百姓的横征暴敛,有力地补充了现有史书、教科书的不足,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同时廓清了保山个别碑刻的重大历史错误,值得我们认真保护。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概述了"多元解读"的产生及其必要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对"多元解读"的过分追求所导致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误区。同时,本文对"多元解读"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6.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伤逝主题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悼亡文学是祭悼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起源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受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悼亡作品中创作主体的情感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模式 ,这些情感模式展示了传统的爱情观 ,特别是对失落的爱情的态度。而悼亡作品的价值取向又表现了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统一。悼亡作品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和价值取向共同构建起了悼亡文学有别于其它文学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一类有趣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均值和方差都是1,并由此得到了几个求和公式.而这几个公式的求和问题不论是用初等方法或分析方法都是比较困难的,但用概率的方法却比较容易解决.  相似文献   
118.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力平等和机会均等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核心是制度或规则的公平,因而,我们在政策抉择中,应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善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有效补偿机制,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9.
研究伴有边界摄动非线性系统初值问题的奇摄动,在适当假设条件下,利用对角化技巧,通过逐步逼近,证明了解的渐进展开式的一致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灵魂,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以及正确实施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从法的一般价值出发,可以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但是,仅仅认识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还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