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633篇
综合类   218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大运动量,不仅增加了身体负荷,而且加深了机体的疲劳。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刘方琳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4,24(11):37-44
对12位退役不久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试图通过了解运动员眼中的心理疲劳来积累研究素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心理疲劳的涵义和性质,并归纳有关的影响因素、表现及干预方法。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发现,区别于运动心理学领域所盛行的心理耗竭概念,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疲劳区分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这一概念的区分有助于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3.
针刺足三里对运动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运动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采用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方式,观察了一般情况、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皮质醇、睾酮、血浆β- 内啡肽、LH、ACTH含量、下丘脑β- 内啡肽含量等指标。结果提示,针刺足三里疗法可以提高疲劳大鼠的Hb含量、血T浓度、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降低血浆β- 内啡肽、ACTH含量,从而起到预防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生化特点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峰 《体育科技》2005,26(3):46-48
篮球运动是一项比赛强度大,比赛时间长的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相当高。因此训练也必须达到很大的负荷,但是大负荷训练必然引起疲劳的产生,运用常见的生理生化指标去判断疲劳,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恢复手段,以达到最大的训练效果,为广大篮球运动的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对松针在国内外的已知种类、营养价值、保健效能、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松针在运动性疲劳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7.
运动、自由基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由基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迅速发展,运动与自由基、运动与免疫、自由基与免疫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运动、自由基和免疫的关系探讨运动疲劳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赛场噪声对运动时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场噪声影响运动员运动效能这人问题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分析赛场噪声的来源与特点,并着重从听觉、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物质代谢等五个方面论述赛场噪声对运动时身体机能的影响,提示赛场噪声刺激可加速运动时疲劳的产生,影响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89.
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踏车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高压氧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恢复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力的肌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MB和肌红蛋白均显著升高。高压氧组血清CK、CK-MB活性和肌红蛋白水平恢复期与运动后比较均显著下降,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高压氧可以促进运动后血清CK、CK-MB和Mb的恢复,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进行全方位地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肌肉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并提出此领域研究的不足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