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高压氧(HBO)对力竭性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酶活力和肌红蛋白水平恢复的影响,让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踏车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在高压氧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恢复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力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MB和肌红蛋白均显著升高,恢复期、高压氧组血清CK、CK—MB活性和肌红蛋白水平与运动后比较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高压氧可以促进运动后血清CK、CK—MB和Mb的恢复,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针灸对运动性疲劳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让20名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量计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踏车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针灸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60分钟。在运动后和恢复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针灸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工酶(CK、CK—MB)活性和肌红蛋白(Mb)含量恢复期水平与运动后比较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针灸可以促进运动后血清CK、CK—MB和Mb的恢复,有利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HBO对力竭性运动后机体乳酸代谢和血清肝细胞酶的影响,让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HBO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在HBO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后2小时(恢复期)测定血清乳酸含量和LDB,ALAT、ALP、r-GT活力以及CG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HBO组和对照组血清LA的含量、LDH、ALAT、ALP、r-GT活力均显著升高,而血清CG含量却显著下降。恢复期,HBO组的L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后即刻(P<0.001)和运动前水平(F<0.01),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与运动后比较,HBO组的血清LDH和r-GT活力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虽然HBO组和对照组的ALAT活力均显著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虽然HBO组和对照组的ALAT活力均显著下降,但HBO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实验结果提示:力竭性运动可引起机体肝细胞通透性的增加或损伤,HBO可以促进机体LA的清除和血清肝细胞酶的恢复,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充FDP对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至力竭的运动性疲劳大鼠各时相心肌SOD、MDA、LDH 和CK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运动训练5周、力竭后即刻、力竭后6h、力竭后24h心肌中LDH、CK、SOD活性和MDA水平,安静对照组则测定其安静状态下上述相同的实验指标.结果:①中小强度运动训练5周后,FDP组心肌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意义;②力竭后即刻及恢复各时相FDP组心肌CK和L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③力竭即刻及恢复各时相,FDP组心肌SOD活性和SOD/MDA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性低于运动对照组.结论:FDP能提高运动力竭后即刻及恢复期各时相心肌LDH、CK、SOD活性和SOD/MDA的比值,降低MDA的生成;说明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改善心肌的能量供应,提高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RT-PCR技术研究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及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RNA表达.结果:力竭运动后,锰SOD (Mn-SOD)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直到力竭运动后24hMn-SOD活性下降,但仍高于安静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后即刻组、1h组和4h组的大鼠心肌铜、锌SOD (CuZn-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力竭运动后即刻组相比,力竭运动后24h组的大鼠心肌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CuZn-SOD mRNA表达增加.在运动后恢复期,CuZn-SOD mRNA表达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Mn-SOD mRNA表达增加,并且在运动后恢复期,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Mn-SOD mRNA表达逐渐增加,直到运动后24h才有所降低.结论:心肌组织中线粒体丰富,CuZn-SOD和Mn-SOD的亚细胞定位和各自的特性不同,使得心肌SOD同工酶对运动的反应性不同.运动对CuZn-SOD和Mn-SOD的影响发生在转录前水平.力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心肌CuZn-SOD mRNA表达保持较高水平,Mn-SOD mRNA表达持续增加,Mn-S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CuZn-SOD活性持续增加,维持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HO-1基因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饲养、适应性运动BDF1小鼠,6周龄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锌原卟啉药物抑制组、钴原卟啉药物诱导组、HO-1转基因组,每组均使用动物跑台进行力竭运动,并分为力竭后即刻组和力竭后24h组。利用RT-PCR、Western-blot、动力学法、两点法及考马斯亮兰法分别测定各组HO-1mRNA及蛋白表达量、血清CK、BUN、尿蛋白含量。结果:生理盐水组力竭运动后HO-1mRNA表达增加,其余三组变化不大,生理盐水组和药物抑制组力竭后即刻HO-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运动前,运动后24h则明显下降,药物诱导组则力竭运动后24h HO-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运动前和力竭运动后即刻水平,且运动前高于运动后即刻;药物诱导组和转基因组小鼠力竭运动时间较生理盐水组和药物抑制组长,且均有统计学差异;药物诱导组CK、BUN和尿蛋白清除均较快,药物抑制组则均较慢;转基因组CK、BUN清除较快,但尿蛋白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力竭运动可以诱导野生型小鼠骨骼肌HO-1表达增加,对HO-1高表达小鼠影响不明显;一定范围内高表达HO-1能够增强小鼠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运动恢复期纹状体细胞外液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它们的变化特点与相互关系,为探索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和恢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6只)和力竭运动组(6只),于运动后4h、5h、6h、8h、24h收集微透析样品并采用毛细管电泳一激光诱导荧光法直接进样检测。结果:力竭运动恢复期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Glu含量高于安静水平,其恢复期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运动后8h达峰值,运动后24h仍显著高于安静水平(P〈0.05);GABA含量高于安静水平,其恢复期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运动后6h达峰值,运动后24h仍显著高于安静水平(P〈0.05);Glu/GABA比值显著低于安静水平(P〈0.05),运动后24h仍显著低于安静水平(P〈0.05)。结论: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时,机体同时促进Glu、GABA的释放,但是GABA释放量更高,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占优势,通过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抑制运动。恢复期后期两者均逐渐下降,纹状体兴奋性逐渐升高,疲劳得以逐渐恢复。力竭运动恢复期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Glu、GABA含量升高及恢复均有延迟性,力竭运动后24h恢复仍未完成;大鼠纹状体细胞外Glu/GABA显著低于安静水平,24h恢复期抑制性神经递质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力竭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研究了支链氨基酸(BCAA)对血清和心肌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酶的活性以及心肌中Ca2 ,Mg2 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鼠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心肌中Ca2 含量也显著升高,Mg2 含量显著下降。补充BCAA 可使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心肌中Ca2 含量显著下降。提示,BCAA 可抑制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力显著升高和心肌中钙超载。说明BCAA 有减少力竭运动后心肌损伤和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祖靓  朱荣 《体育科学》2013,(9):77-84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对C57BL/6小鼠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AMPK在骨骼肌自噬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AICAR注射组,力竭运动组,Compound C注射+力竭运动组及相应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在AICAR注射后1h,2h和6h或在进行终强度为11m/min的力竭跑台运动后即刻,3h,6h,12h,24h取材,每组6只。通过ELISA法测定AMPK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ULK1,ATG 7,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测定AMPK/ULK1结合量。结果:AICAR注射后1h时AMPK酶活性、p-ULK1、AMPK/ULK1结合量、LC3-I和LC3-II显著升高(P<0.05),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大(P<0.01),ATG 7、Beclin1显著下降(P<0.05),p62变化不明显,2h时除LC3-II显著下降外(P<0.01),其余指标基本恢复;力竭运动组AMPK酶活性,p-ULK1、AMPK/ULK1结合量,LC3-I和LC3-II运动结束即刻增加非常显著(P<0.01),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大(P<0.01),恢复期(3h、6h、12h、24h)显著下降(P<0.01),ATG 7、Beclin1和p62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恢复期ATG 7始终低于对照组,Beclin1和p62逐渐恢复;Compound C注射+力竭运动组AMPK活性,p-ULK1含量和AMPK/ULK1结合量基本不变,LC3-I,LC3-II和LC3-II/LC3-I比值在运动后变化同力竭组一致,但显著低于力竭组(P<0.05),ATG 7,Beclin1变化同力竭组,但显著高于力竭组(P<0.05),p62在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恢复期(3h、6h、12h、24h)显著下降(P<0.05)。结论:AMPK是骨骼肌内细胞自噬的重要调节因子,力竭运动可以通过AMPK/ULK1途径显著提高骨骼肌细胞自噬水平,但AMPK/ULK1并非是调节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对血清CK、CK-M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对血清CK、CK MB活性的影响,采用实验对比法,观察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的递增负荷运动对血清CK、CK M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后即刻血清CK的活性急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并且在运动后6h能够恢复到原始水平;而CK MB活性没有显著改变。CK对评价大强度运动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评价无氧训练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过度训练对大鼠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过度训练对机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通过对大鼠进行力竭性运动训练建立大鼠的过度训练模型 ,测定血清中CK、CK -MB、HBDH的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研究结果 :经过 8周的运动训练后 ,1h训练组中血清CK、CK -MB和HBDH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而过度训练组血清CK、CK -MB和HBD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与此同时 ,1h训练组心肌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和SOD/MDA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过度训练组心肌组织中 ,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SOD活性和SOD/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过度训练使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的生成显著增加 ,这可能也是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的机制。训练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心肌酶的活性 ,对于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 ,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预热应激是否对大鼠骨骼肌离心运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对预热应激的保护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实验大鼠分为预热应激组和正常组。预热应激组大鼠恢复24h后,两组进行大强度离心运动,然后分别比较腓肠肌最大强直收缩力、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发现,预热应激组大鼠离心运动后最大强直收缩力比正常组下降少且恢复快,CK在运动后即刻显著低于正常组,MDA显著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3.
剧烈运动对几种血清酶活性和T 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大学生剧烈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和剧烈运动及中等强度运动时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变化的观察,发现:剧烈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3h后恢复。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百分率剧烈运动后2h显著下降,12h后基本恢复。中等强度运动后则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剧烈运动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说明健身运动的最大心率不宜超过180~195次/mi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HBO对力竭性运动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让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HBO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在HBO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后2小时(恢复期)测定血清LPO含量和SOD活力。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的力竭性运动使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一种高水平状态,并不破坏其平衡;适当的HBO可以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研究8名备战十运会的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入冬训大负荷训练期4周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4周后,运动员BU、C、CK和CK-MB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Hb、T/C、CD4^+/CD8^+比值及NK(CD16^+和CD56^+)细胞数均显著下降(P〈0.05),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对生化指标结合免疫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相对运动强度和绝对运动强度对血清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实验方法受试者为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病人(PMIP)和正常人(HS) ,实验前后测定了他们血清乳酸脱氢酶(L 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 DH- 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亚单位MB(CK- MB)活性。结果两组受试者运动前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 .0 5 ) ;实验中,PMIP与HS的相对强度分别为最大心率的85 .1%、86 .0 % (P>0 .0 5 ) ,绝对强度分别为跑台等级的5 .3与6 .3(P<0 .0 5 ) ,PMIP与HS运动后即刻酶活性与运动前相比均有显著上升(P<0 .0 5 ) ,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 5 ) ,2 4 h后HS组的酶活性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但PMIP组仍高于运动前水平。结论运动后酶活性上升的幅度与运动所达到的相对强度有关;强度达85 % HRmax的运动能引起血清酶活性的升高,但此时L DH- 1/L DH和CK- MB/CK的比值与运动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如果PMIP的康复运动量等同于测试中的运动量,他们第2天似应停止活动以便能够得到充分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血清酶升高与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至力竭后 ,实验结果表明 :力竭运动使大鼠股四头肌红肌自由基代谢水平显著升高 ,使股四头肌红肌生物膜结构完整性丧失及正常机能的损害 ,最终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肌肉细胞内酶大量外流 ,造成血清酶升高 ,运动性血清酶升高与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下坡跑训练对大鼠血清CK、LDH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实验对比法,观察1次和1周下坡跑训练对大鼠血清CK、LDH的影响。结果显示.1次运动后即刻,大鼠血清CK、LDH活性迅速上升,然后逐渐下降,运动后7天虽明显恢复,但仍未到达正常值;1周运动后,大鼠血清CK、LDH活性的变化趋势类似1次运动组,但各点均低于1次运动组,且7天后恢复到正常值。提示:连续离心运动可加速1次离心运动后肌肉损伤的恢复,机体对运动逐渐产生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