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640篇
科学研究   164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61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访问法,对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项目投资开发体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建立该体系的作用,可预测到项目开发成功的把握在哪里;哪方面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做到提前预知,早做准备;避免盲目行动,给正确投资,减少一定的社会风险.研究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2.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农村学校体育传统运动项目的改造,运动项目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理论结合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论灾害旅游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害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逐渐为旅游业所利用.既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又丰富了旅游学科研究范围,实现了灾害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54.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资源计算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人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 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一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资源量.研究区50%和75%降水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分别为62.51×108 m3和54.88×108 m3,可开采资源量为44.82×108 m3和39.20×108m3.将研究区分成18个子区进行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其中12个区尚有开采潜力,1个区采补基本平衡,5个区开采潜力不足.  相似文献   
55.
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科技与管理》2006,8(6):17-19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就喀喇沁旗来讲,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提出开发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的对策,为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6.
浙江黄岩富山地区古崩塌地貌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岩富山古崩塌地貌是迄今在华东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古崩塌地貌.受岩性、岩体产状、构造、节理和裂隙以及新构造运动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花岗斑岩组成的山体因崩塌而形成了造型奇特的山峰、岩壁与陡崖、岩洞、断层谷与峡谷、崩塌堆积地貌和串珠状跌水瀑布等各种地貌景观.这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可以考虑将此建成地质公园.通过规划建设,可以形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区、地学研究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以及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成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健身娱乐的区域.  相似文献   
57.
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该文在对银川平原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依据,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模型对区内工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不同水平年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情况下,优化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配水比例是:对盐渍化比较严重地区在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中,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大约在40%~55%之间;盐渍化中等地区,地下水开采占比例大约在35%~40%;盐渍化程度较弱地区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小于35%.这一结果有利于调控地下水位,体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原则,节约了水资源,为区内水资源宏观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的资源科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云甲 《资源科学》2005,27(1):14-19
在论述我国矿产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内涵及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基础上,讨论了现代资源科学在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我国矿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往往都源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研究中需解决的不少问题正是资源科学关注的领域,运用传统的地矿学科知识与思维难以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迫切需要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作指导,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综合性研究,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等特点,决定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9.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郭沫若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是宝贵的语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有效而多元化地发掘利用其经典作品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对于探究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激发起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情感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