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470篇
科学研究   139篇
体育   136篇
综合类   9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91.
人类体质及运动能力的遗传学研究已有相对较长的历史,其研究方法从经典遗传流行病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学上的革命不断更新人类对体质及运动能力遗传本质的理解.迄今为止,我们仅知道基因对人类最大有氧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但其调节机制仍未阐明.  相似文献   
792.
知识网络研究(Ⅰ)——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之探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蓉英  邱均平 《情报学报》2007,6(2):198-209
本文首次对知识网络概念的演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性研究。首先,从科学学说的角度探讨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过程中早期提出的知识网络形态及其相关学说,从普赖斯的“科学论文的网络”到布鲁克斯的“认识地图”以及“知识地图”、“知识基因”再到“知识网络”的出现,分析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中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概念,并从科学学说的高度归纳为“地图说”、“基因说”、“网络说”和“知识载体形态说”四种学说。然后,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揭示出知识网络概念演进的哲学规律:①知识网络概念的产生与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②人类对知识网络认识的探索是始于网络并终于网络、由表(文献网络)及里(知识本体的网络空间结构)的螺旋上升的认识发展过程;③知识网络的出现是人类对知识文明保藏和传播方式从平面向立体化、空间化、虚拟化方式延伸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93.
林木生长周期长,遗传背景复杂等独有的特点,影响了遗传改良的进程。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SNP具有双等住性,丰富度高,较低的突变率,易于自动化分析等特点,通过LD作图,可构建高分辨率的遗传图谱。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加速林木育种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79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研发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研发过程中由于出资方和项目组双方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常常出现委托代理的问题。通过把委托代理理论引入企业研发活动.建立模型求解.发现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该项工作自身的风险性,以厦企业激励制度的实施紧密相关,给出实践对策并建立动态绩效激励合约。  相似文献   
795.
以东海宁波海区收集的甲壳内侧出现白斑为特征的发病中国对虾为材料,从中分离出一株病毒(ZJ2001),经电镜和动物试验鉴定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用煮沸法一步获得病毒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病毒囊膜蛋白VPl9的基因,将扩增得到的基因克隆并测序.用DNATools软件对测得的序列分析表明:VPl9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的比较(AF309029),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  相似文献   
796.
通过PCR的方法,扩增了松江鲈Myostatin基因的内含子1和内含子2片段,测序后发现长度分别为325bp和835bp,具有典型的GT-AG序列特征,在内含子2中存在一个(AC)14的微卫星序列.通过线粒体控制区部分片段测序,对来自长江、丹东和葫芦岛三个地理群体的松江鲈线粒体D-loop序列分析,未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特征性的序列差异,可能是三个地理群体松江鲈的分隔时间短.  相似文献   
797.
目的从昆明鼠睾丸中克隆Bmi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支持细胞,以便用作培养精原干细胞(SSCs)的滋养层.方法以5日龄昆明鼠为材料,提取小鼠睾丸组织中总RNA后,以RT-PCR技术克隆小鼠睾丸Bmi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TM4细胞(睾丸支持细胞株),在转染后40 h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成功克隆小鼠睾丸Bmi1基因的cDNA,测序正确;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显示,转染后的支持细胞中有Bmi1蛋白表达.结论本研究为以转染了Bmi1基因的支持细胞作饲养层培养SSC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8.
建立具有连锁杂合基因的随机交配群体4种基因10种基因型频率逐代演变的数学模型,对它的平衡状态的一个充分条件给出详细的证明。  相似文献   
799.
陈华  朱良均  闵思佳 《科技通报》2003,19(3):260-263
3种丝素基因的全序列已被测定,其中重链基因的中心区域由12个具有多态性的重复区和11个保守性较强的无定形区组成.丝素基因的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受到调控,已分离到了9种反式作用因子.丝素基因存在4种变异系统:Nd、Nd(2)、Nd-s和Nd-s^D,Nd和Nd(2)能抑制重链基因的转录,Nd-s和Nd-s^D为轻链基因的等位基因.利用同源重组技术,GFP等外源基因已被插入到家蚕重、轻链基因中.  相似文献   
800.
盐生植物盐角草的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赵惠明 《科技通报》2004,20(2):167-171
盐角草(Salicornia spp.)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报道过的最耐盐的陆生高等植物种类之一.基于其显著的摄盐能力和集积特征,盐角草可作为生物工程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植株蛋白质组成良好,饲喂试验表明可显著改善肉类品质,可作为普通饲料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的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地区潜在的饲料作物资源;盐角草种子脂类含量高且组成好,可望开发成油料作物;盐角草植株含有大量灰分,可作为提炼钠盐等化学品的原料;盐角草是一种重要的耐盐基因供体,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和生态工程植物的耐盐性遗传工程改良工作.呼吁重视对盐角草耐盐分子机理和开发利用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