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6902篇
科学研究   478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757篇
综合类   71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91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1267篇
  2006年   1284篇
  2005年   831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对现代大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根源、大教育体系中的学区体育的特性的分析,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大教育体系中的学区体育所具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2.
和谐社会是人性健全、追求卓越的社会。教育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方式,其作用是引领人生,着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人全面发展,产生对人性健全、人生卓越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123.
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小康社会的精神需要必然上升到一个重要位置。人们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民族精神重建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 ,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明我们正在建设“够格”的、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5.
和谐社会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构和谐欠缺、功能和谐欠缺、整体和谐欠缺是我们这个社会有机体实现和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而社会冲突则是其外化的主要形式。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系统要实现结构、功能和整体的和谐,获得良性的运行和发展,通常依赖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的支持。政府公共职能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建立正义的利益共享机制、有效的冲突控制机制、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灵敏的社会预警机制、良好的自然保护机制等,来控制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有机体的平衡,最终构建一个融洽祥和、互动共享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6.
陈莹花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87-89,100
人口问题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郴州是一个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业市,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27.
儒家在生死观上重个体生命的本体存在,主张以“义”来构建现世的生活,同时又不否认“死”的存在。认为超越死亡的唯一办法就是摆正义利观,做到生死两安,生死和谐。儒家这种主张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融个体生命于众生之中,超越生死,实现永生的生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健康个体的塑造、教化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和谐社会的组成要素有很多,但是其内在的本质规定在于对人的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在于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认可,在于人的幸福感的获得,其最终目标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建立在人的伦理精神之上的社会组织才具有能动的自我调节功能,才能使社会的一切组成要素在人的作用下始终保持良性互动的“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129.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是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当前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两个偏向 ,一是过分强调教育对社会全面发展的促进和适应 ,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尊重 ;二是过分强调对人的发展的促进 ,忽视了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0.
提出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健康的重要标志的论题,进而从事实和理论上加以论证,并讨论了与环境和谐保持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