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437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572篇
综合类   234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少女乒5名削攻打法运动员在38场比赛中的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相持等阶段的技战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2.
建立高校男篮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测试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专项运动素质。研制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测试方法,对指导训练和科学选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几所普通高校篮球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论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以图达到有效地测试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专项速度耐力综合测试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3.
利用K islter测力台,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一种新的负重振动力量训练法与超等长跳深练习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对影响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有着不同的特点,并运用运动生理和生物力学知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84.
中外优秀女子跳马运动员比赛动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九届全运会体操比赛女子跳马决赛的16名运动员为对象,对其比赛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队跳马动作的难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并无显著差异,只在两次试跳动作类型的组合上有显著性差异,国外运动员以后手翻和后手翻转体180°接空翻的组合为主,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5.
对我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工业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经常或有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选择的活动项目以大小球类项目为主.缺少场地器材、学习压力大、怕累、缺乏技术指导,是影响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借鉴国内外部分球类项目的竞赛方法,阐述在混合赛制中第2阶段采用综合交叉淘汰的办法,力图使比赛方法朝科学、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7.
跳远踏跳教学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跳远踏跳阶段的诸因素进行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是:着板时制动点的稳定性,支撑腿踝膝关节的锁紧程度,摆动动作的效果以及蹬伸过程肌肉发力的顺序等因素,为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图书资料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影响和带动着学校的发展 ,它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保障需求 ,才能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89.
本文分析了单脚跳起传球的技术,阐述了单脚跳起传球的优越性及其在比赛中地运用.  相似文献   
90.
An overview of cricket ball sw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erodynamic properties of a cricket ball have intrigued cricket players and spectators for years, arguably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game itself. The main interest is in the fact that the ball can follow a curved flight path that may not always b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bowler. The basic aerodynamic principles responsible for the nonlinear flight or ‘swing’ of a cricket ball were identified decades ago and many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subject. Over the last 25 years or so, several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have also been conducted on cricket ball swing, which revealed the amount of attainable swing and identified the parameters that affect it. Those findings are reviewed here with emphasis on phenomena such as late swing and the effects of humidity on swing. The relatively new concept of ‘reverse swing’, how it can be achieved in practice, and the role in it of ‘ball tampering’, are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In particular, the ability of some bowlers to effectively swing an old ball in the conventional, reverse and the newly termed ‘contrast’ swing mode is addressed. A discussion of the ‘white” cricket ball used in the 1999 and 2003 World Cup tournaments, which supposedly possesses different swing properties compared to a conventional red ball, is also included. This is a current overview of cricket ball swing rather than a detailed review of all research work performed on the topic. The emphasis is on presenting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for the various aerodynamic phenomena that affect cricket ball swing on a cricket gr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