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48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skills of practical writing for Tour Guide.In this article,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discussed.As a Tour Guide,one needs to grasp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and has ability of describing sceneries beautifully and accurately by writing.  相似文献   
22.
一篇好的译作首先应该充分而准确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内容.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认识到原文的形式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意思都明明白白地表达了,需要译者去发掘.发掘原文的意义包括考虑显信息和隐信息.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讨论了广告翻译中经常出现语义失误的三种形式。语义失误与译者对语境的把握紧密相连,并受到译者的心理图式和语言的文化意象影响。广告翻译过程中,语义失误不可避免,但译者要尽可能地多研究源发语文本的的背景资料及两种文化差异,以减少语义失误。  相似文献   
24.
根据粉丝类词语的构成特征及其主要功能,在总体上把该类词语分为常用类和次常用类;从语料分析中得出该类词语的随意性、谐音相关性、物化性等显性特征。  相似文献   
25.
《诗大序》进一步阐明诗歌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抒情言志说;强调诗乐与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注重诗歌的教化作用;总结诗歌的体裁与表现方法,提出六义说。《礼记·乐记》集中论乐,涉及音乐的本原问题,提出物感心动的理论;阐述音乐的美感,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情感的真挚,发表"唯乐不可以为伪"的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26.
解读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塑造的亚哈这一人物形象,我们会发现很难对这位游离于正义与邪恶之间,集结了英雄与恶魔特质的复杂个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本文仅从亚哈船长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正视自己的残疾,敢于挑战比自己强悍百倍的莫比.迪克,敢于抛弃一切甚至生命去维护"人类的尊严"等这些闪光点,以及由于他的自私、偏执导致的悲剧结局来探讨这一人物形象对现如今读者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最能体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环境的不同,一些常用词及其文化内涵截然不同,这一差异必然给我们掌握词汇的真正含义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从审美角度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了英汉词汇中最典型的动物词的文化差异,根据审美价值取向角度的不同,阐述了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词的不同甚至相反的涵义,总结了进行英汉动物词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成语中存在“异读”现象,这些“异读”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影响极大。成语中的“异读”可分为四类:专名异读、通假异读、异义异读和易性异读,每类异读均与意义发展、解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全面解读“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对“以人为本”思想科学而丰富的内涵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是以“计么人”为本;“以人为举。是以人民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的含义;“以人为本”是指“谁”以人为本即应明确“以人为本”的主体是谁;最后关于“以人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30.
突发事件是导致高校学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持高校稳定,核心是如何保持高校学生的稳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意识多元化、信息社会化、追求多样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什么方法能够科学而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现通过对突发事件类型、原因的分析,探索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稳定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