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2402篇
科学研究   192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48篇
综合类   3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体育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体育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体育青年女教师比中老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严重,心理落差及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是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并随着学校层次的提升职业倦怠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2.
宁波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宁波市城市居民2001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城市居民体育价值观念主要取向于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居民的体育休闲方式内容多样.体育消费结构主要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参与型体育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经济社会条件、消费观念及消费意识等因素是影响宁波市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3.
就绝大多数民族而言 ,其社会组织制度文化大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体现了多样性、丰富性并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向性、渐进性和递进性的特点。主要类型有 :靠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家族公社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组织制度文化 ;处于奴隶制社会形态下的凉山彝族“诺合”家支组织制度文化 ;集政权与神权于一身的政教合一制度文化 ;处于封建领主制度下的诸种社会组织制度文化。这些文化在已往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功能与作用 ,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社会组织制度文化特别是主流社会组织制度文化的强大冲击下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的组织制度文化发生了裂变 ,可以说这种现代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经济方式、民族文化构建了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社会基础,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地方风采的体育活动得到全面的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特征及面临的主要困难与要求,并为此而提出的建设性要求和愿望。研究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民族体育文化政策,挖掘、整理、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5.
人口流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甘南州人口流动可分为外流人口、内流人口、旅游人口等几种形式,诸如此类的人口流动对甘南州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都有重大影响.认识人口流动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作用,并注意克服人口流动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探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及其特点,论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民族地区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主张建立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互动模式,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7.
土家族的习俗文化,对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不仅在过去起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依然是合情合理的。很大程度上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8.
为了客观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质特征,本次研究对2005年采集到的若干民族的女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民族女大学生体质水平的现状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维族、回族、满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女大学生的体质较好;苗族、藏族、壮族、朝鲜族和土家族女大学生的体质较差.同时,被选10个民族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体前屈和台阶测验指标数据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9.
贵州雷山的郎德上寨在许多方面是乡村旅游的典范,它的经验和它的困惑同样引起学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对郎德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期望对研究郎德的学人能有一点参考价值。另外,范式是科学活动的实体和基础,科学的发展正是范式的运动。笔者初入学界,经验、理论、见识实在尚浅,但愿意冒大不韪,在拙文的最后部分,尝试探讨乡村旅游研究的范式问题,以期学术前辈和学术大家的关注和参与。  相似文献   
140.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explored black and minority ethnic (BME)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ETE) in England. Widening the ethnic diversity of those choosing to ente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has been a key policy objective of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the government agency responsible for teacher education—for some years. However PETE programmes, designed to produce specialist physical education (PE) teachers to work with secondary age (11–18 years) pupils, reveal significant and enduring levels of under-representation of BME candidates, compared to other subject specialisms. The study reported here us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with 25 BME participant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involved in PETE in Englan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BME PETE students share man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ir White counterparts, being young, sporty and with a desire to improve PE experienc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However, in other ways, their experiences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race’ ethnicity, and religion and how these are interwoven with gender to position them as ‘other’ in PETE spaces and within schools. Skin colour and religious dress were significant to stereotyping and everyday interactions that served to position them as ‘out of place’,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practical activity sessions and on teaching placements. ‘Race’ and ethnicity as part of thei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as at best a marginalised discourse, at worse, reproduced a deficit perspective of BME pupils’ and their schooling. The paper concludes by arguing for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Whiteness through PE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