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208篇
综合类   9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了解腰围与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间的相关性,界定预测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等的适宜腰围切点,为腹部肥胖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测取上海E大学的925名成年人的腰围、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分析探讨腰围与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非腹部肥胖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状况优于腹部肥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法得出,男性腹部肥胖筛选点为89~90cm(P72.5~P77.5),女性腹部肥胖筛选点为76~77cm(P65~P75).结论:WHO建议的亚洲人腹部肥胖标准较适合本研究对象;即使对于成年人,年龄仍是影响腰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将年龄因素考虑到腹部肥胖标准的制定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从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层面分析北京市肥胖中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与特点,为研究体育锻炼促进肥胖中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自我认识量表对北京市972名肥胖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北京市肥胖中小学生的体貌、运动自我维度和总体自我认识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总抽样样本;②性别和年级对肥胖中小学自我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③在控制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不同群体对肥胖中小学生的总体自我认识及其各自我维度的效应显著.结论:运动群体肥胖中小学生的学业、外貌、人际关系和运动能力的满意度和总体自我认知、评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肥胖不但影响人的形体美,而且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主要因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保持身体成分的合理比例、避免肥胖以及如何减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文章通过研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综述了有氧运动对肥胖的影响,并讨论了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机制及有氧运动减肥的方法、注意事项,为肥胖者达到理想的体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评价五个层面,对山西省超重、肥胖初中生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开展特色体育课、家长配合、情感沟通四个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超重、肥胖初中生体育教学发展对策,以期为山西省肥胖初中生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运用footscan 7.9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济南市山师附小15名和文东小学10名学生进行足底压力分布的测试。以BMI>26为肥胖判定标准,将学生分成两组(正常组与肥胖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足底各区压力峰值均显著性低于肥胖儿童。2)肥胖儿童足弓区域接触面积较正常儿童非常显著增大。3)肥胖儿童足底各区压强峰值偏高,其中HM、HL、MF、M4、M2区域,差异性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06.
中国成人肥胖的发展轨迹可能与美国和欧盟的非常相似——肥胖率迅速上升,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男性的肥胖率(BMI≥28)增加了近4倍,从3%增加到11%,女性肥胖率(BMI≥28)也已翻倍,从5%增加到10%:男性腹部肥胖(腰围≥90cm)已由8%增加到28%,女性腹部肥胖(腰围≥80cm)也由28%增加到46%,、肥胖会导致医药费的增加、生产力的损失及受教育方面的损失、、文章认为,导致肥胖增加的群体的能量不平衡都根源于饮食和体力活动两个方面,并提出了有效的肥胖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107.
肥胖、瘦素与运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ob基因及肥胖基因表达产物—leptin的结构、影响人类Leptin浓度的因素和Leptin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着重探讨运动对Leptin水平的影响和运动与瘦素水平,并对未来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8.
超重和肥胖少年心肺功能下降及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正珍  赵慧娟 《体育科学》2005,25(9):29-32,48
对12~14岁正常体重少年40名(男生22人,女生18人)与超重和肥胖少年84名(男生45人,女生39人)进行了最大耗氧量(V。O2max)、最大心率、身体成分、血压、脉搏、肺活量的测试。其中,V。O2max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用电阻抗法(BIA)测身体成分。结果表明:12~14岁超重和肥胖少年心肺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体重少年,高正常血压者和高血压者占32.92%,但血压升高与身体成分变化相关性不明显;肥胖少年肺活量/体重显著下降,男性与体脂百分比呈中度负相关;肥胖少年V。O2max/BM显著下降,V。O2max/BM与身体成分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肥胖对最大心率影响不明显,此年龄段肥胖少年和正常体重少年的最大心率平均值分别为194次/min和197次/min。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配合运动对单纯肥胖儿童体重,体脂含量,血脂水平,肺活量等的影响.方法:80名肥胖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为期16个星期的减脂实验,两组每星期进行3次有氧健身操练习每次持续1小时.实验组补充绿茶多酚,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观察实验前后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6个星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体脂含量,血脂水平,等均显著下降.结论:绿茶多酚能有效提高有氧运动促进肥胖青少年脂肪代谢的作用.增强减肥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脂肪细胞因子对机体能量代谢及脂肪积累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细胞因子是当今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已发现人类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a出pocytokines),它们在体内发挥着脂肪体积传感器的作用,同时通过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调节机体的脂肪积累.这里重点介绍那些在机体能量代谢平衡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m)、白介素(IL)6等等.脂肪细胞因子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及脂肪积累的生理作用已日渐引起运动医学界的重视,它们可能成为运动减肥和糖尿病的运动治疗的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