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439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执行难是目前困扰着人民法院的正常工作、影响司法权威的一个顽疾,《强制执行法》呼之欲出,而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问题是完善强制执行立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探讨强制执行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则: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优先清偿原则;执行标的有限原则;以财产执行为主、以人身执行为辅原则。  相似文献   
992.
代位执行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代位执行的法律定位不准,法律规定不健全,保障不力,导致代位执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理论上、立法上对我国代位执行制度进行深入的认识、探讨,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代位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993.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学校法人各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与权利运行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内部权利配置失衡与运行紊乱,导致高校权力高度集中、监督机制的弱化、学术权力萎缩、经济犯罪案件上升和教育收费的失范。建立公立高等学校监事会制度,从外部对公立高校的运行进行监督,有利于国家高等教育公益性目标的实现,促进高等教育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994.
高校后勤工作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理念,以优质、高效、文明的服务,在精神上、思想上、道德上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夏玲 《培训与研究》2007,24(11):35-37
文学艺术教育以及人文教育中,怎样培养人的情操、人格、气质,提高人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趣味,人物的审美、艺术形象的审美是一个重要方面。人物审美是一个综合着人体、人性、人格、风度、气质乃至艺术境界等各种因素的审美活动,它对人审美境界的提升有着比其它内容更深刻的体验性、震撼性。因而,人物审美是培育人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趣味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996.
爱的教育:一种大德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凤 《中国德育》2007,2(11):14-16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针对目前学校德育中爱的教育的肤浅化、仪式化问题,从爱的教育的对象、方法、内容、目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学校德育应以爱为中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和爱的需要,感悟爱的力量,践行爱的行为。  相似文献   
997.
人格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传统。在新形势下,更应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的人格教育因素,进一步转变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师高尚道德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8.
试论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塑造教师完美人格是现代社会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而主体性的形成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前提 ,创设适宜的环境是其基础 ,加强教师个人修养是其保证  相似文献   
999.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建功立业、行侠仗义、伏魔降妖以及渔色御女等各类男性群像纷纷涌现,他们躯体的某个部位大多被比附为某种动物,以体现其“壮貌”本色;同时,乐于炫耀肖像权的帝王将相也往往借助动物化的“异表”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样,人们广为认可的“英雄壮貌”和“圣者异表”思维便理所当然地生发了古代小说大量关于男性躯体的动物化描写。追根溯源,无论是“壮貌”描绘,还是“异表”展现,都是建立在原始图腾崇拜所形成的“动物比拟”思维基础之上的。另外,在中国古代,以“比物论人”为手段的面相学在推动各种动物意象人格化的同时,也对古代小说男性躯体的动物化描写给予了强力支持。总之,中国古代小说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的形成绝非仅仅是由男人天生好动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而更多的是各种传统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中国工笔人物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工笔人物画均为中国美术园中之奇葩,但两在表现内容、艺术形式、服务对象上有很多异同之处。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作一比较,会使其更好地相互借鉴学习,使这些中国传统化能在现代化冲击下,有自己更多的优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