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507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在简牍材料中有部分关于汉代马政的内容,本文通过梳理这些资料归纳了西汉时期马政的一些方面.包括饲料供给、马匹登记和疾病治疗等.  相似文献   
32.
秦帝国政治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唯物化的政治意识,君主至尊的政治心态,权力专断的政治思路。促成这一政治模式的环境条件是国家的统一。这一政治模式产生了双重效果:行政的高效与政治的迅速崩溃。唯物化的政治意识与权力专断的政治思路、高效的政治机制成正比,而与依法行政、社会和谐成反比。  相似文献   
33.
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魏晋人物的典故,通过这些典故,李白表现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仰慕,而这种对魏晋名士的积极态度不仅对李白的生活和创作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李白饮酒题材和山水题材诗歌的发展,而且李白诗歌的个性化和主体性的高扬也和李白学习魏晋文人有关。此外,李白"清真"、"自然"的诗歌美学观念亦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物品评有相当关联。  相似文献   
34.
宋代土地租佃制在官田和私田上广泛适用。在土地租佃制下,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是实物地租,同时,货币地租也有很大的发展。水佃权的转让及“二地主”的出现更加剧了租佃关系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宋代土地租佃的性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佃农的法律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种租佃契约关系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35.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重要文本,它塑造了魏晋众多士人形象。对魏晋士人予以界定,总结其所展现的士人形象,对理解魏晋士人形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6.
先秦儒家的孝道观念,产生于对血缘家长的崇敬,它包含“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两方面的家庭道德观念,这一观念被扩大、延伸到国家、社会之上,便转化为一种责任和道德义务,使孝观念对维护封建统治具有重要作用,于是统治者大昌孝道,构成孝主要内容这一的送死之事,日益发展,厚葬陋习日烈。  相似文献   
37.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以遗民自居,且积极地反清复明,拒不入仕。他的思想行为为当时和后代所敬重。但被以往学者所不重视的是,他在交游过程中不仅和同他志同道合的遗民而且和贰臣都有交往。可见,亭林的交游思想是复杂且开放的,由与不同的人的交游组成的思想研究才是完整的亭林的交游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38.
明代殿试管理制度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科举考试制度化、经常化,成为国家选拔人才和官吏的基本途径。殿试是最终决定进士录取的考试。明代采取诸多举措,完善殿试各项制度,加强国家对考试的宏观管理,为进士选拔有序地进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于提高官吏队伍的文化素质,造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促进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综观元代散曲作品,叹世隐逸和纵情声色这两类题材显得较为突出,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从客观上讲,是散曲作家的创作受元代特有的文化教育制度及选仕制度的影响;从主观上讲,则反映了他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心路历程,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旧价值观的摒弃及对人生,社会的重新思考,正是这两类作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0.
两宋是中国史料笔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笔记作者的撰述旨趣十分明确,他们既不同于先秦诸子的论理譬喻以存哲思,更异于南北朝、唐人因“作意好奇”而为志怪、传奇,而是为着补充、保存信史和施行教化的目的而作,体现出与传统史学大致相通的书写意愿。在采撰范围上,上自军国大事,下至街谈琐议,无所不包,体现出广泛而博恰的特点,而在体例上则善于吸收和创造,表现出灵活、不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