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11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从理论上阐明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对办好学报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报办刊宗旨表现在两个方 面: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落实正确的办刊宗旨又有利于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2.
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目的性来揭示人的生存特性的。目的性,是事物活动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意向性特征。自然界发展到有机物就开始具有目的性活动特征,但有机物只具有自然合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自觉的有意识的目的性活动特征。人的活动及其目的体现出人的存在状态。人的活动目的根源于人的需要,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既有功利目的又有超功利目的,既有现实目的又有终极目的,既有外在目的又有内在目的。自然合目的活动,如基本的生理活动表现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呈现出自然人状态;功利性目的的生产劳动,如工人、农民的工作等表现出人的社会属性,呈现出社会人状态;超功利性目的的审美、艺术、体育、旅游等自我实现活动表现出人的精神属性,呈现出文化人状态。自然合目的性活动的自然人状态是人生而具有的先天既定的已有状态;功利性目的生产劳动的社会人状态是人后天学文化受教育的现实存在状态;超功利性的审美、艺术、体育、旅游等自我实现的文化人状态是人趋向的理想状态。三种活动目的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现实存在。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既定的已是,而是现实的生成,是通过社会生产劳动不断变化生成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社会性看成人的本质属性,其根本特征是“自由自觉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现实的功利目的就是当下人的物质存在,但人之为人在于除此之外,还有超功利的终极目的。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活动是人超功利的终极目的和内在目的,表现为人的理想和追求等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83.
文章给出了关于解决理想气体问题的四种基本方法,并归纳了每种解题方法的思路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84.
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在提出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一系列讨论中,多有忽略了培养目标这个既常说又常新的问题。现在高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走向市场化,地方性师范院校有为地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目标,有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因此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也必须把目光投向社会和市场,找到改革的立足点、着眼点,才好谈改革。这个立足点就是培养目标,着眼点是正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85.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是刑事诉讼需要保障的权利,是对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目的所在。但排除规则本身不是权利的必然要求,只是实现途径,所以是否进行证据排除最终需要看是否符合目的。  相似文献   
86.
本文探讨我国刑罚目的的选择。兼容报应观与预防观,不仅具有理论方面的可行性,也具有实践方面的必要性,具体如何兼容需符合我国的国情。将我国刑罚目的分为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是合宜的,因为这三种目的蕴涵了报应观和预防观,并且使报应和预防得到完美的结合,它们构成了我国刑罚目的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与手段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两者的统一在当代中国获得了现实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应当坚持人是目的和手段有机统一的认识,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相对于物,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即使在为了人而创造物的环节,人仍然是目的;二是相对于人自身、他人和社会,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是实现自身目的的现实力量,但需将人作为手段与物作为手段区别开来.把握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对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大学英语教学有其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本文从英语教学法的角度,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并从学生的语言及言语能力方面阐述分析了一些适合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法。  相似文献   
89.
美国教师评价研究的三个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评价是美国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成果也很丰硕。围绕“为什么进行教师评价,评价什么以及怎样评价”三个主题,美国的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对这些研究进行介绍与借鉴,对我国的教师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的作品历来存有争议,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更是如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一是指教育没有终结;二是指教育这个术语,本身没有目的;三是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有目的",一是指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二是指教育过程中存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