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64篇
科学研究   77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深意和严密的结构体系,对于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又可以为解决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矛盾提供指导思想。思政课教师应该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六个要"的精神内涵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2.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本科专业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文章采用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课程成绩评价、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自评、专任教师评价四个维度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3.
基于对严重的人才危机现实的认识以及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在为官生涯中张之洞不断向朝廷举荐人才。荐才时,他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形成了“四重一不”即重经历、重经验、重政绩、重名声和不拘一格的荐才特色。  相似文献   
94.
劳丹 《科教导刊》2020,(3):81-82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高职教师的角色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教师角色进行相关概述的基础上,指出了高职教师传统角色特征,并论述了新时代对高职教师的角色要求.  相似文献   
95.
外事英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宁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112-1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外事英语的翻译越来越重要,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外事翻译人才.目前,国内关于外事翻译的系统文章几乎没有,只有针对外事翻译的某些方面的文章.拟从外事翻译的概念,外事翻译的特点和标准,外事笔译和外事口译,外事翻译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方面,对外事英语的翻译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96.
新时期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作就馆员综合素质的内涵和要求,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几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7.
本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内在联系,对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新的要求以及指导作用进行了的论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8.
文章论述了大学化学基础课教学的目的和意义,针对当前大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3个层次对大学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了当前相关教材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大学化学基础课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对今后的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传统教育实习中,师范生与指导教师的关系多数是依附性的,这种临时性的“师徒”互动关系对师范生习得最初的职场经验有一定益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平台不间断地教育实践活动,更容易使师范生与在职教师建立进一步的“亦师亦友”、相互提携的互助关系,更加有利于双方专业能力的提高,这种关系的维系至少需要互助的文化氛围、共有的价值观念、渐进的感情基础、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常态的交流与评估等五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0.
陈淳的经权思想可归纳为三:在经权观上,他阐述了经权相对不相悖的辩证经权观,由此建构起权衡权变理论框架;在权中观上,论述了权衡权变以"得中"为原则,即权衡权变的适度性问题;在用权条件上,提出了"理明义精"是权衡权变主体的必备条件。陈淳的经权思想具有传承性、周延性和历史性等特征。他尽管没有其师朱熹那样博大精深,但在理学经权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