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o investigate the bilateral shear strength of rectangular frame column subjected to oblique horizontal load, we presented a simplified space truss-arch model developed from unilateral truss-arch model. Main parameters in the new model were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raito, axial load, and material strength of the column. The reduction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sterength owing to the severe cracking of column was also introduced in the model. Finally, 14 specimens under oblique horizontal load were tested to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space truss-arch model.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在装载计算机操作中改善船舶纵向受力(切力和弯矩沿船长分布)状况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操作实例。它为在装载计算机操作中如何选定合适的位置,采取调整货物(或集装箱)装载量或打、排压载水等措施来改善船舶切力和弯矩沿船长分布的状况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3.
文章对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梁端剪力值如何结合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来正确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利用室内细沟侵蚀模拟试验结果,把细沟可蚀性参数和土壤临界抗剪应力的研究与侵蚀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对土壤水蚀预报模型WEEP中控制土壤侵蚀的水动力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导出了由实验直接计算得到细沟侵蚀可蚀性参数Kr 值及土壤临界抗剪切应力τc的方法.由推导得到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求得了不同工况下细沟侵蚀可蚀性参数及相应的临界抗剪切应力值.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土壤,在不同的水动力学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细沟侵蚀可蚀性参数基本是一致的.对于实验所用的黄绵土,计算得到的细沟可蚀性参数Kr 均值为( 0 32 4± 0 0 0 3)kg·N-1·s-1.临界抗剪切应力τc 随坡度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回归系数值均大于 0 71.提出的计算细沟侵蚀可蚀性参数Kr 值及土壤临界抗剪切应力τc的方法,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土壤侵蚀预报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外加荷载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接触面最大剪应力的变化规律,运用PFC2D模拟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中颗粒位移和颗粒接触力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当法向应力一定时,最大剪应力随围压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当平均应力一定时,最大剪应力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当法向应力一定、围压逐渐增加时,颗粒位移和颗粒接触力的分布与法向应力与围压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6.
飞剪的定长控制一直是控制领域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施耐德实验室硬件平台是由电脑、施耐德的运动控制器LMC058F42、伺服驱动器Lexium32A、伺服电机BMH0701、触摸屏XBGT2200及施耐德实验室定制的飞剪系统模型组成。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模块,主要介绍了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然后介绍了飞剪控制的具体过程及要实现的目标,简要阐述了飞剪运动方程式算法的推导过程,给出了通过Somachine来实现该算法的软件程序。在施耐德实验室中通过该硬件平台最终实现了对飞剪的控制,在控制精度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得每次切割的长度误差小于1mm,从而验证了飞剪运动方程式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干湿循环后的掺石灰和砂混合料的改良膨胀土进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对于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影响。结果表明,龄期对于掺石灰和砂混合料的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影响较大,并且发现干湿循环五次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大,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8.
排水性沥青路面上中面层层间结合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环氧树脂、SBS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热沥青和H#桥面防水材料等4种粘结层材料组合试件的剪切试验,对影响排水性路面的行车荷载、温度和水等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造成层间结合能力的降低,层间剪切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接近一条对数曲线.在实际路面中,行车荷载作用中心区域下的剪切强度较其他部位要小.冻融和饱水等水损害都明显地降低了路面抗剪强度,破坏了上中面层间的层间结合.荷载、温度和水等因素的作用会对层间结合状况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需要通过优选粘结层材料来提高排水性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9.
有腹筋RC梁表层嵌贴CFRP板的抗剪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烽  姚谏 《科技通报》2007,23(4):582-586
混凝土结构表层嵌贴碳纤维(CFRP)板或筋,是一种新兴的结构加固方法。本文对2根对比梁和5根表层嵌贴CFRP板条的抗剪加固梁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CFRP板间距、CFRP板加固量和箍筋配筋率三个参数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表层嵌贴CFRP板加固法能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文中还对加固梁的破坏模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
The earthquake-resistant proper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inforcing bars and surrounding concrete through bond to a large degree,In this paper a general system aimed at dealing with the failure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rengthened with carbon-fiber-reinforced plastic(CFRP) sheets including bond-slip of the anchored reinforcing bars at the foot of the columns is presented.It is based on the yield design theory with a mixed modeling of the structue,according to which the concrete material is treated as a classical two-dimensional continuum ,whereas the longitudinal reinfocing bars are regarded as one-dimensional rods including bond-slip at the foot of the columns,In shear reinforced zones both the shear CFRP sheets and transvers reinforcing bar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analysis throuth a homogenization procedure and they are only in tesion ,The approach is then implemented numerically by means of the finite-element formulation,The numerical procedure produces accurate estimates for the loading-carrying capactiy of the shear members taken as an illustrative application by correlati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so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val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