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教育小说:流变及省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家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家的文学情怀是教育小说同质异构的两翼。作为文学家教育情怀的文体表现形式,教育小说是德国文学传统的重要分支。这一优良的文学传统确立自歌德,并且很好地传承下来。作为教育家的文学情怀,教育小说奠基于卢梭、裴斯泰洛齐,这一教育文体形式随着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与教育研究者身份的学术转向而渐趋沉寂。考今日教育研究之文体,论著为唯一的教育理念表达形式,但其不能具足、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它使研究作为“研究者自身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的理念无法实现,并在其间造成严重的断裂,使既有的文本存在“言犹未尽”、“言不尽意”的缺陷,并由于这一缺陷,直接妨碍教育文本接受性的达成。作为一种历史的教育现象的教育小说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教育研究者应充分扩展自己的思想表达的文体形式,以在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活之间形成“契合”。  相似文献   
32.
蒙古族那达慕特点及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由于蒙古族栖息地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以游牧为主的独特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体育文化。蒙古族那达慕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它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蒙古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33.
根据群众体育所处的发展背景而进行战略设计和道路选择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分析群众体育变迁与转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促进模式的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群众体育的阶段性归属问题。分析认为,公共政策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制度化与模式化作用、彰显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提升需求与实践空间以及有效的"上游干预"等方面。  相似文献   
34.
曾玉华  许万林  鱼飞  姜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22-1023,1026
以亚欧文化交流为背景,指出了亚欧体育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现象,并分析了影响体育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原因.研究表明,人类社会主导生产力带的转移与民族体育文化的先进性建设是欧亚体育文化中心转移的动因,而多元文化交流促进了体系的发展;作者提出,中国当代体育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文化自尊、弘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5.
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乡是哈萨克民族乡,团庄村是其中汉族、哈萨克族混居之所。这里定居的哈萨克族和汉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互为影响,但各自又保留着不同的习俗。团庄村哈萨克族记忆着自己祖先有关部落、符号、印记等,也巧妙地把游牧和农耕两种经济方式和文化样式融为一体,反映了新时期游牧生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6.
王镭 《科教文汇》2011,(19):207-208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电影以传统风格为主,进入60年代,以大岛渚为代表的日本"新浪潮"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内容和风格,90年代以来,日本电影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较之传统电影有创新,而又回归了传统的内核。本文以90年代以来出现的这样一些新元素的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前两个时期的大风格进行比较,试图以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来探求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变迁的轨迹以及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3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史学、心理学等角度,对西俗东渐以来不同时代青少年体育休闲方式的变迁的社会表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各阶段社会背景对青少年体育休闲方式变迁的原因进行梳理,探讨在青少年体育休闲方式变迁中民族传统体育式微的原因,思考21世纪休闲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以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和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育相辅相成、殊方同致。  相似文献   
38.
佛教历史地理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的壮大与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以及研究水平的提高上。文章对近20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的成果做了述评。肯定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期望。  相似文献   
39.
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主流价值观及其德育范式的改革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儒家德育范式的建构阶段;“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阶段;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阶段;“改革开放”国策下回归本体的当代德育阶段。当代多元价值激荡下,中国德育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深层问题。转型时期的中国德育要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现代人”,积极参与全球伦理构建,树立全景式的大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40.
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市贸易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切入点,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系统和以蚌埠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系统,并形成系统、区域、县域三级网络;出现了专业市场,形式多样,集市内部“行”、“市”多样,货物和人员结构有了变化;强化了对外传输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它的发展反映了这一地区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