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953篇
科学研究   21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4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男孩》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的童年自传体小说.本文对《男孩》中的叙事给予修辞性解读,分析其中的人称语法、声音的多重性以及叙事距离在叙事进程中对于读者判断的影响.笔者认为,库切以第三人称他者面目取代经验自我,保持声音的多重,同时控制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目的是为了突显出文本的意义始终处于德里达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992.
柏拉图中篇对话《斐德若》中主要有三个人物,象征了三种类型之人,分别是智术师吕西阿斯,热爱言辞的青年斐德若,以及哲人苏格拉底,这三种人都热爱言辞以及编织言辞的修辞术,而他们修辞术的品质则与他们各自的灵魂品质相关。柏拉图通过详述苏格拉底应用自身哲学式修辞术,教育斐德若认知吕西阿斯智术师式修辞术的缺陷,进而认知何为真正修辞术的过程,而苏格拉底教育斐德若的过程,本身就是真正的修辞术,也就是指向真相与德性、与辩证术相结合之哲学修辞术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3.
994.
许多英语植物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意义,而且在人类美化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例子从植物的外部特征、植物的性能以及民族文化等三个方面对英语植物词的文化义来源进行分析;同时,探讨英语植物词与不同修辞手法连用时在语言表达中所获得的修辞效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英语植物词。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甲骨文实例,揭示出甲骨文中存在的主要修辞现象,初步分析了其产生的自然原因与文化原因,并简要阐述了它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第二语言写作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受作者母语的语言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影响作者语篇的组织。本文通过介绍修辞学研究及其支持写作的理论基础,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句及语篇上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现当代一些关于古汉语的著作将"连及"视为修辞格,这是一种不妥的做法. "连及"是古汉语中尚未成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合逻辑、文理不通,已被淘汰.笔者认为,将其视为修辞,是缺乏道理的.  相似文献   
998.
余礼娜 《现代语文》2009,(10):67-68
本文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探究了:《斯坎伯瑞集市》这首经典老歌的修辞因素。这首歌曲具有压韵的语音特点;运用了反复、双关、婉曲等修辞手法;“Parsley”“sage”“rosemary”及“thyme”四词的反复使用也别具匠心。  相似文献   
999.
"愤青"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 "奋青""粪青"是由元信息"愤青"通过编码和解码双重程序而产生的.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人的相互反应,产生了一褒一贬的修辞变异.以下将针对这三个词的修辞进行阐述,以便对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接受修辞学认为, "接受修辞具有了受制于表达,又驱动了表达的动力学价值."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在修辞接受中不断得到提高的.本文试图从图式、言语和角色三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修辞接受能力来达到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