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019篇
科学研究   14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4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公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弱势群体的形成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它的存在违背了社会公正。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以上理由,笔者提出了实现社会公正的必要性。并从伦理的角度提出公正的基本原则和保证弱势群体社会公正实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2.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在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中,运用他的基督教现实主义伦理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伦理研究,把社会公正看作道德的最高理想,首次对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体的道德,分析了道德的两难处境,对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3.
公正是社会的首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促进社会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而且是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同时,教育又是培育公民的公平意识和正义毒,实现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文化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公正是朝向社会公正迈进的不可缺少的"王牌".  相似文献   
44.
实体与程序并重乃司法公正之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制建没之目标——司法公正为本文论述重点,提出了司法公正的前提乃是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观点。文章首先分析了“重实体而轻程序”的传统观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在今天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追求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45.
以上海市的各中学校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了校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问卷设计是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又通过献研究,归纳出教师应该具备的“敬业精神”等12项心理素质。问卷中列出这12项心理素质,同时要求校长补充他认为重要的其它心理素质,最后请他们对每一项心理素质(包括补充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校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心理素质按重要性顺序为“敬业精神”、“进取”、“创新精神”、“爱心”、“自信”、“成就感”、“公正”、“兴趣广”、“合群”、“耐心”、“乐观”和“幽默”;并且可以区分出五个层次,分别为第一层次的“敬业精神”和“进取心”,第二层次的“创新精神”和“爱心”,第三层次的“自信”、“成就”和“公正”,第四层次的“兴趣广”、“合群”、“耐心”和“乐观”,第五层次的“幽默”。  相似文献   
46.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公平、合理和有序的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社会公正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彰显,这已对社会的安全运行与和谐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弥补社会公正的缺失,真正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47.
学校场域里的教育公正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促进教育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学校场域里存在诸多教育不公,对此进行揭示和批判是创造良好教育的前提性条件。学校场域里教育公正得以实现的可能方式在于促进教育中的制度公正、营造宽容的氛围、使教师转变为教育设计师角色和走向师生幸福关怀。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刑事诉讼程序违法的内涵及其存在的原因和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强调了重视刑事诉讼程序违法问题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引领并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校园创造活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所以,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全方位的原则构建和谐校园,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创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建立民主管理体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民主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内外关系,建设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50.
把握招聘原则是成功之基石 1、守住能岗匹配原则 能级原理是指一个人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特长和兴趣与其所在岗位所需的知识、专业等相适应,使个人能在该岗位获得知识才能的极大发挥并感到愉快。同时使该岗位的职责能够充分履行而与上下左右配合协调,使企业整体获得最大效益。 要做好能岗匹配工作,岗位分析是关键。首先进行工作描述,包括工作名称、性质、内容、工作职责、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