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17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1309篇
教育   78106篇
科学研究   41030篇
各国文化   138篇
体育   13307篇
综合类   4275篇
文化理论   699篇
信息传播   19307篇
  2024年   651篇
  2023年   2447篇
  2022年   1576篇
  2021年   2110篇
  2020年   2000篇
  2019年   1996篇
  2018年   1144篇
  2017年   1688篇
  2016年   2342篇
  2015年   5145篇
  2014年   12297篇
  2013年   9800篇
  2012年   10937篇
  2011年   12484篇
  2010年   10474篇
  2009年   10623篇
  2008年   11550篇
  2007年   9652篇
  2006年   7820篇
  2005年   7944篇
  2004年   7374篇
  2003年   6299篇
  2002年   4826篇
  2001年   3776篇
  2000年   3194篇
  1999年   1285篇
  1998年   841篇
  1997年   772篇
  1996年   739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470篇
  1993年   369篇
  1992年   511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36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意义]面向专利文本进行更细粒度的技术实体识别和技术预测,利于更详细地把握专利技术布局与趋势。[方法/过程]首先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自动识别专利技术术语类实体,通过实验对比多组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劣。其次,提出新的半监督标注和自定义标注方案,提高人工标注效率。最后,执行训练得到的最优模型,结合链路预测方法,对合成生物技术进行细粒度的技术预测。[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RoBERTa-BiLSTM-CRF模型更适用于语义复杂的专利技术实体识别,F1值可达到86.8%,技术识别结果比传统IPC分析方法更精细。同时,细粒度的技术预测结果表明,合成生物学的合成方法在不断改进创新,合成物研究向合成燃料发展。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理论和评论两种宣传形态,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进行理论阐释、评论解读,不仅是党媒职责所在,也是其发挥自身特长、展现独特作用的必然要求。发挥好这种功能,党媒理论评论工作应强化“价值链”、弥合“需求链”、升级“供应链”、延展“传播链”,并以此为突破口,持续提升党媒理论评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融合媒体的应用场景和案例。一个人工智能底座平台——SMG制播智能服务中台,多个智能应用产品——Empower-Media赋能媒体平台、大型综合赛事敏感信息监测和播控解决方案、全媒体智能媒资、AI数据+AR虚拟特效系统等,这些人工智能应用赋予了传媒创新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994.
在媒体融合深化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下,2022两会报道从供给端转向需求端发力,实现了从技术变革到技术集成的传播生态演变,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多元融合、生产流程集中化智能化、内容表达分化等变化。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两会报道需要以媒介逻辑重构生产理念、以平台逻辑创新实现精准触达、以表达逻辑创新培育情感受众,以此为两会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艰涩的古汉语文法和线性的内容呈现方式是普通读者从史籍原文获取所需信息的两大障碍。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实现史书知识重组与形式再造,即支持从时间、人物、地点等多个维度出发获取史书中的知识,并以图结构的方式呈现所返回的结构化知识以及对应的史书原文,从而在降低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理解难度的同时,拉近读者与史籍原文的距离。然而,目前基于史书原文获取结构化知识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多在可视化呈现上与史书原文相割裂。因此,本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史书多维知识重组与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史书多维知识建模、基于古籍智能处理技术的史书多维知识库自动构建与多维知识可视化三部分。最终将该系统应用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实现了其以人物、时间、地点、社会集团、职官等不同维度为中心的自动重组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996.
李昌  杨中楷  董坤 《情报学报》2022,(5):463-474
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背景下,新兴技术识别有助于把握前沿技术及其走向,有助于科学规划科技战略。本研究在界定新兴技术定义和属性基础上,依据新兴技术的属性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新颖性、传承性、关注性、引领性和无序性等多维属性变化特征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并通过纳米医学领域的实证研究,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新兴技术并具备细粒度展示技术内容和发展脉络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7.
2022年,中国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广大作者围绕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学模式转变、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开展深入研究,我们也秉承提供新知识、新经验、新思路,为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服务的理念,为广大读者奉献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98.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999.
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中的核心课程内容,其体验物联网、搭建简易物联系统等课程内容需要依赖物联网平台开展。当前已有物联网平台存在基础功能受限、知识要素不足、核心技术闭源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信息科技物联网相关内容的教学实施要求。基于此,文章依据课标要求提炼了面向信息科技教育的物联网平台设计原则,设计实现了专门面向信息科技教育的物联网平台MixIO,并详细阐述了关键技术实现和应用案例,最终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验证了平台的有用性。为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物联网内容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平台架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该技术逐渐被教育教学领域所重视与应用。文章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分析了脑机接口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潜力与衍生风险,脑机接口的“读脑”“脑控”“控脑”等三项基本功能可以用于解读学生深层状态、增强学生身体功能以及激发学生认知潜能等潜在场景,但是脑机接口赋能教育教学也存在增加学生精神压力、损伤学生身体健康、动摇学生主体地位等衍生风险。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兼顾技术效益,文章认为,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脑机接口应当采用严厉限制的基本立场。在严厉限制基本立场的指导下,脑机接口的应用场景应当被明确划定限制区域,包括年龄限制、类型限制、用途限制、意志限制等。在限制区域之外的应用场景中,脑机接口方可被允许使用以发挥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变革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