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3952篇
科学研究   264篇
各国文化   113篇
体育   339篇
综合类   141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9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正"事无巨细"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成语,《汉语成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事情无论大小。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事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个成语不包含修辞用法,只须照字面理解,但它包含了一个潜台词:(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过问、操劳或负责。事实上,"事无巨细"是一个不自足词语,它不能独立叙述一个完整事件,不能明确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必须在其后加上适当的词  相似文献   
82.
正112岁时我升人中学,每天从城北走到城南,成绩差强人意。我常常对着镜子看很久,用铅笔卷起头发再放下来,觉得那张脸异常平凡,我让她做出喜笑哀哭的表情,静下来却是长久的迷惑。我经常劝说自己,人死之后不会消失,仍可以化为另一个婴儿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那些炊烟、早晨的阳光……它们的存在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仍然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每天夜里,躺在厚厚的棉被底下,听着风从远处吹来。我注视着睡在我左侧的奶奶的脸,她在熟睡中微张着  相似文献   
83.
<正>日本动漫向来以内容见长,玄妙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其天然的题材库。从古典名著到民间传奇,从志怪小说到阴阳五行等等,无一不有涉及。本文试重点说明日本动漫中存在的中华文化元素。作为颇具特色的大众文化,日本动漫具有丰富人们生活、满足人们对特定文化渴求的功能。天马行空的想象,绚丽多彩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无一不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就动漫题材来说,内容广泛,汲取了不同国家的资源,对于中华  相似文献   
84.
人种志研究法来源于人类学研究,目前已成为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其特征表现为现象学、自然主义。人种志研究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青睐。什么是人种志研究方法,它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研究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这种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
在中国史学史上,《五行志》因内容"关诸天道,不复系乎人事"而长期遭受质疑和冷落。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史和人文学科研究新领域、新方法的开拓创新,学者开始对《五行志》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20世纪有关魏晋南北朝正史《五行志》的研究散见于各类论著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80年代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五行志》性质的界定;80年代后则出现新的研究视角及论著,并梳理出一些研究价值。近年来的若干专题性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于《五行志》特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6.
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具有相当明显的流行文化属性,主要表现为创作主体阵营的扩容与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平民"氛围的营造与受众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传播手段的大众化和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曲子词的流行,不但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大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促进了雅俗文化的交融。同时,它也为后代大众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87.
常城 《寻根》2015,(1):118-120
发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宜昌教案,牵涉法、英、美、意四国,烧毁教堂多间,一度引发各国合谋与中国为难,是清末长江流域影响较大的典型教案。有关该案的记述,如《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下)》《湖北省志·大事记》《宜昌市志》《宜昌县志》等均与史实存在较大出入,《晚清教案纪事》《中国教案史》等虽然整体相  相似文献   
88.
柯小卫 《生活教育》2011,(11):90-91
唐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也是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学前教育专才和改革开放后推动、振兴学前教育的开拓者;她不仅是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权威,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积极开拓者和农村学前教育的实践者。上世纪50年代,她在南师深造,受业于陈鹤琴先生和钱且华、钟昭华等学前教育专家,深得老一代教育家学术思想的真传;80年代,她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前教育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89.
崇贤馆记     
李克 《寻根》2015,(2):112-113
太初混沌,盘古开天辟地;斗转星移,万象其命维新。炎黄先祖,崛起东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华夏文明,源出细水涓涓;日夜不息,汇为浩浩江海。上古有河图、洛书之说,先民有结绳、书契之作。自夏商以降至于隋唐,我先人以玉饰、甲骨、钟鼎、简牍、碑碣、帛书、刻录  相似文献   
90.
1941年8月,由日本提议的近卫文唐-罗斯福会谈经美日双方几个月的交涉最终被美国所拒绝。这种结局与当时的世界局势以及美日两国各自的国内局势密不可分,此时美日利益的协调空间已不大,再加上日本军方、美国盟国的反对以及美国对日战略优势所产生的自信,这些都使得这个会谈遭受流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