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6018篇
科学研究   398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250篇
综合类   230篇
文化理论   71篇
信息传播   169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41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该文章以口译中的笔记作为分析的对象,从口译笔记的标准和必要性、口译笔记的语言及格式和口译笔记中符号的使用等几个方面对口译笔记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从而帮助提高笔记的有效性和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22.
《科技通报》2004,20(3):257-257
  相似文献   
223.
224.
篇末符号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辅助工具,在文章的末尾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本文通过我国期刊使用篇末符号情况的调查与统计,对篇末符号的位置、形式以及选择篇末符号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我们称之为"一事不再罚"原则。《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引用了"一事不再罚"原则,规定"对同一环境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执法实践中,由于违法行为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行政处罚法》和《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本身又并未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作出清晰的界定,有关国家机关也未对此作出详细的解释,导致"一事不再罚"原则执行情况比较混乱。笔者结合《刑法》中"一罪与数罪"的理论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26.
分子生物学作为新兴学科,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于以往学科。对于其产生的真正动因,这里期望通过诠释学的角度来探讨,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作为学科独有的解释体系在学科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深入了解分子生物学符号体系的产生环境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27.
颜色无处不在,颜色使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也带给人们赏心悦目,持有不同文化的人对不同颜色有不同理解,这就使得颜色的符号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语用意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28.
借助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极高效率和极广覆盖面,“倡导用户自主进行内容生产、协作与分享”①的社交媒体成为当今联结人与人并致力于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电话、短信等通信手段,而且通过包括表情、图片、语音等多种传播符号的运用丰富了人际沟通的内容、提升了信息传输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229.
美国总统政治具有社会化表演的特征,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和"后真相"政治的蔓延,这种特征在当代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政治网络媒介叙述文本的符号叙述学分析,综合媒介情境论、话语理论,明确了相关叙述文本的纪实叙述类型,并对其叙述内容中的"台词设计"进行辨析。同时,本文从否定性、肯定性两个向度出发,对美国总统政治的媒介话语策略及其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并强调作为解释社群的民众对叙述事件的意义解读决定着媒介叙述文本的类型、内容和叙述技巧。由此提出,对"后真相"时代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应当以关注其民众的接受状况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30.
符号在相异文化间流动,他们通过跨越文化元语言集合的符号活动进行彼此间的交换和理解。在移动社交中,短视频更能实现直观、通俗的传播需求,进而能高效地聚合多重符号意义。本文以"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系列短视频为例,通过符号叙事研究探讨短视频文本中运用了哪些跨文化符号?短视频跨文化符号叙事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本文基于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分析,揭示了共同解释项的跨文化锚定、跨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文化间同质性符号建构等过程,我们认为:第一,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已生成多样化的新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动态聚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全文本,进而得以实现民族凝聚、精神激励、价值整合的跨文化符号传播功能。第二,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应当特别关注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功能,符号互动的核心在于"意义的互动",短视频的跨文化叙事使多层次、多元的文化能够被转化为灵活动态的符号文本,进而通过发出者和接收者的文化间互构生成可沟通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