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19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郁达夫先生在其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唐朝那位诗人是谁?其绝句全篇如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江南冬景如此迷人,让诗人"胸襟洒脱""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文中透露了"机密",就是江南农村冬天白雨飘飘的"悠闲"境界!可见生活在境界中与不生活在境界中,其感觉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2.
曹立光(荒原狼)的《大金王朝》中自然地弥漫着浓重的史诗色彩。但这些并不是诗人所看重的,他旨在于还原一种境界——从属于一个民族的历史的文化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诗人在对这组诗歌截取历史断面的方式方法上别开生面,添加了探讨和实践的欲求,这种愿望如犀利的刀锋,从容地剥开了这个民族禁锢了千年的肌肤,热血和骨骼悲壮地呈现,所有诗人笔端的句子.在这里凝成了这个民族特有的风骨和力量,成为文明指向中的一束光柱,重新激起一种热情,一种执着,然后昂起头与历史铿然对话。  相似文献   
23.
用“霸道”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用“王道”来内化员工的自我管理认知,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24.
文章有三重境界,一为“像”,二为“是”,三为“好”.不少学生钟爱写的记叙文其实仅仅是停留在“像”的层面上,极少数的甚至连“像”的要求都没有达到。那么.如何才能使所写出来的文章在质量上有明显的提升呢?作者认为.从材料、结构等方面寻找突破口,是比较实用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5.
曾有人说,经过书香浸润的心灵可以丰富人生,收获诗意。而日记,就是进入这种审美境界的奇妙方式。人皆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要体验人生的种种丰富的情感,享受生活的情趣,就必须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当下学生的日常生活其实非常丰富,但他们笔下的日记却千篇一律、苍白呆板。批阅之余,笔者常常产生无奈无力之感。农村初中的学生阅读量少,视野相对狭窄,再加上在平日生活中很难捕捉到细微之处有价值、有意义的发现,所以在他们看来,日记  相似文献   
26.
以作文博客为平台的作文教学是完善作文教学变革的突破口。本文试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来浅议作文博客:作文博客的现状分析、特点诠释、具体操作。当很多教师都在为学生写作文没有兴趣而"山穷水复疑无路"时;作文博客,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27.
陶渊明写的这篇《桃花源记》只有三百多字,却流传极广,影响极大,是一般诗文所难以企及的.探其原因,不仅与作者的艺术成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人们的审美心理有着不个分割的关系.本文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下面仅从它的意境和手法两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28.
正我校开展的"生态德育"实践环节包括: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反思性表达。即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导引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开启学生在三重生态下的不同感悟;不断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把不在现场的资源调入当场,进行反思性对话,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中,不断进入"体验之思"的道德境界。同时,我们还让生态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生态环境,懂得尊重和  相似文献   
29.
艺术是易于传达、感受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艺术家们内心、独自情感的一种释放,随着社会的进步,作品创作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但是无论怎么表现都脱离不了本土的艺术精神,文章简单分析了中西方艺术文化精神及其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30.
正《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兵书,通篇论述怎样战胜敌人、保全自己,充斥着智慧与谋略,但它绝非一般的教人蝇营狗苟的诡诈权谋之书,而是隐含着极为浓郁的人文精神,展现的是一种保国安民的大境界、大格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以下不注明出处者,皆出自此书)。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都精准地认识到战争对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意义,将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