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7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507篇
教育   68079篇
科学研究   5852篇
各国文化   165篇
体育   2356篇
综合类   3554篇
文化理论   363篇
信息传播   18692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1042篇
  2022年   674篇
  2021年   1037篇
  2020年   1378篇
  2019年   1302篇
  2018年   787篇
  2017年   1487篇
  2016年   2434篇
  2015年   4280篇
  2014年   8617篇
  2013年   6753篇
  2012年   8605篇
  2011年   9226篇
  2010年   7387篇
  2009年   7997篇
  2008年   8231篇
  2007年   6404篇
  2006年   4798篇
  2005年   3914篇
  2004年   3176篇
  2003年   2685篇
  2002年   2053篇
  2001年   1614篇
  2000年   1321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9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梳理,把握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考察与近代中国变革几乎同时而生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反观学校体育思想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进而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以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作用与局限,为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参照.  相似文献   
72.
在即将辞旧迎新的2004年岁末,为走访四年一度评选的“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称号的获得者——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我走进了这家座落于黄浦江东畔的历史悠久的中国特大型造船企业。  相似文献   
73.
曹巍 《现代出版》2004,(4):20-20
1994年3月到2004年12月,《大学出版》走过了十年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4.
当前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大学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现实情况,使得我国大学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导致在大学整体的文化氛围中一些不健康、消极的思想观念有所滋生。本文时目前我国大学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是倾向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坚持“四个统一”,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民族主义与世界文化的统一、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75.
笔者不久前以书面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不喜欢听力课的原因进行了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对比分析,提出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6.
统计学     
《数学教学通讯》2009,(7):68-68
一本高校: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二本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  相似文献   
77.
《青海教育》2009,(1):F0004-F0004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始建于1985年,坐落于西宁市宁张公路24公里处。前身是中国铝业青海企业子弟学校,2006年正式移交青海师范大学管理,是青海省教育厅审批的省级一类中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现有教职工126名,其中高级教师56名,在校学生1400多名。  相似文献   
78.
79.
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于10月3日公布设立大学院校核准权限修订案。副总理兼教育和培训悟陪B长阮善仁提议,设立大学院校的权限应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由国家总理在各大学的网络规划基础上批准成立大学的主张;第二,由教育培训部部长决定各个大学校院的设立;第三,核准各大学的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80.
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进人社会前十多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那么学习有什么可谈的?实际上,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存在着“人人可以为之,人人却未必擅为之”的现象。同样人校学习,同样的导师,效果却不尽相同。这就说明因对学习的内涵领悟不一样,导致个人对学习的投人不一样,对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及内容的选择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