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8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继即时通讯、论坛、博客热之后。如今网络上最热的莫过于“网摘”了,“网摘”又名“网页书签”,是基于互联网页面访问的新兴服务,可以令网络用户在浏览页面时随时摘录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将该网页的链接和内容摘要保存在网上。你只需在某个提供网摘服务的站点上注册,并下载该网站提供的网摘插件,把它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这样你在浏览网页时可以随时随地将当前浏览的页面保存下来,并可以为该页面加上书签。  相似文献   
2.
自由落体     
阎娜 《中文自修》2006,(11):17-17
失重的感觉,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验。一个由静止开始下坠的自由落体,在t秒内下坠了s米,则s与t的关系是:S=1/2gt^2,这个公式唤醒了Bass失重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在坠落”,“我”与她之间的交流,真真切切转喻成一种学习的迷失状态。对这个公式的属于自己铭心刻骨的诠释,以及她们对失重的抗拒及飞翔的梦想,读来都让人觉得心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李成金 《山东教育》2004,(14):33-34
最近讲授了一堂公开课,内容是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七节“超重失重”。这节课要求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我考虑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分析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利伟在神舟5号舱内演示的失重现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供了遐想的空间.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无法真正体验,取而代之的是:手托书本上下变速移动,感觉手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重物在细线拉力作用下静止于空中,突然上提则线断开;底部有孔的瓶中装满水,静止时有水从瓶底小孔流出,而自由释放或向任意方向抛出后,水不再流出等等.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例子很多,那您还能否用简单的生活用品来设计一些相关的实验呢?下面是笔者关于失重现象的一些设想和做法,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试图通过对贾平凹长篇小说《浮躁》中所展示的艺术世界的分解及其中展现于“时代舞台上的一系列人物的心理剖示,从1.民族心态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变化;2.国人在此过程中由本能的原始躁动状态进而上升到自我超越的境界,从而表明:浮躁,是对当前失重状态下时代心态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6.
赵彩峰 《课外阅读》2011,(8):194-195
超重、失重现象是常见的物理现象,是学习完牛顿运动定律后的知识迁移和应用,是重和典型的应用知识点。超重和失重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并且和航天技术紧密联系,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但是,由于同学们对超重和失重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因而不容易建立正确的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有时甚至形成错误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超重和失重的误区,摆脱对超重和失重理解的锗误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差热/热重联机(DTA/TGA)测定了ZnSO4·7H2O的失重过程,对其失重过程可能的类型 进行了探讨,并从热力学理论上分析了脱水过程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一林 《百科知识》2002,(11):45-46
人们利用航天器中的失重(有时称为“微重力”)条件,制造出具有理想球形的滚珠,冶炼出不同密度组分均匀的合金,生长出结构完整、不含杂质的大尺寸单晶,加工出薄如蝉翼的金属膜和细如头发的金属丝,提取出高纯度的生物药品,开辟了空间材料加工和空间生命科学等新的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领域。我国返回式卫星多次搭载空间材料加工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特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从数值上讲,(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m液g=P液V排g.从本质上讲,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的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