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94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107篇
教育   457017篇
科学研究   11899篇
各国文化   127篇
体育   11081篇
综合类   6995篇
文化理论   735篇
信息传播   7383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501篇
  2022年   1186篇
  2021年   2353篇
  2020年   2737篇
  2019年   3182篇
  2018年   1723篇
  2017年   2938篇
  2016年   3872篇
  2015年   6904篇
  2014年   33732篇
  2013年   44815篇
  2012年   55320篇
  2011年   61435篇
  2010年   44850篇
  2009年   40249篇
  2008年   49611篇
  2007年   34000篇
  2006年   21778篇
  2005年   23975篇
  2004年   14386篇
  2003年   10879篇
  2002年   10522篇
  2001年   10109篇
  2000年   8956篇
  1999年   1137篇
  1998年   769篇
  1997年   473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41.
王群 《教书育人》2005,(5):20-21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薄弱,思想意识落后,人际关系紧张。许多人就称他们为“问题学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采取怎样的教育策略,使这些弱苗也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2.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再次对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进行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体育学习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认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强化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3.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态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高师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重视和加强高师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对推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广泛与深入地开展及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健康水平等,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4.
浅析师生互动式营销案例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创造型人才,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各类企业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既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针对具体企业、具体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具有个性化的分析诊断以及营销管理对策,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观念的新型人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5.
1.激发学习动机 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支配的,体育课同样如此。在体育课中,刚开始有部分同学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不明确体育课的目的,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因此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缺乏动机,自然就不会认真投入,而是应付了事。而我们体育老师的首要职责应该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46.
体育运动的功能对于“特殊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开展“特殊学生”的体育课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从“特殊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出发,分析了开展“特殊学生”体育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7.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内化出主动思考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但是,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存在着随意、低效的现象,那就是用成人化的视角选取学习素材。“往往把孩子当成家庭主妇或单位的采购员、设计员”,情境与学习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难以启迪学生尽快进行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48.
积极的教育评价行为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活动中重视非规范性评价的倡导和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9.
“提问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向老师提问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课堂教学中留出一段时间由学生向老师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或无法解决的难题,由老师当堂回答:如果是比较容易回答的,或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是可以展开的问题,就启发学生来回答或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一、研究学生心理,启发学生提问学生是独立的人。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兴趣、爱好、性格等个性特征。教师对学生实施的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过滤和取舍才能发生效果。学生是新鲜感最强的人,弗洛伊德认为:小孩子的好奇心在不知疲倦地提问题中显示出来。学生在发新书时,一本本地翻着看,兴趣盎然,喜新和好奇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好奇时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最强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0.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沽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