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60篇
教育   7859篇
科学研究   2213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903篇
综合类   559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88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955篇
  2011年   1031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1170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527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浅析中国科技期刊评价的几项重要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中有关学术水平的几项指标。即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平均引用率、地区分布数、基金资助论比例、普赖斯指数、他被引率.并深入分析了每一项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62.
63.
�ҹ�ͼ���ѧ�鱨ѧ�ڿ��ķֲ��뷢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初一至高三的568名男女学生进行应激状态、生活充实度及行为意向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应激水平随年龄增长而生活充实度则显下降,高应激低充实的年龄特征十分明显。中学生应对高应激低充实的行为意向以睡眠娱乐为主,身体锻炼手段未被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65.
中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队伍基本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资料收集、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的队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篮球裁判员地域分布不均、性别结构失调,学历水平较高,但总体英语水平及科研水平较低,尚无职业裁判员.  相似文献   
66.
中国知识分子健康与体育参与状况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以及其他社会统计资料,对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和体育参与情况做了全面评析,否定了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的错误结论,澄清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知识分子健康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7.
彭在羹 《中国德育》2007,2(5):44-44
大型的德育活动往往声势浩大,影响广泛,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大小不同、发展水平各异,而大型活动又无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效果不好。笔者以为,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学科教学、班队活动等途径多向渗透,才能产生实效。因此,德育活动不能一味求“大”,教师应多从“小”处着手,设计一些学生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的小型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抓深抓实。  相似文献   
68.
关于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乐 《中国德育》2009,(9):17-18
(一)对民族精神的把握不仅限于民族总体的角度,还应关注个体层面 1.民族精神的体现受年龄、气质的影响。学生年龄会影响到民族精神的量和质。所谓量是指民族精神所体现的范围。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仅仅把爱国精神体现为爱自己的家和学校: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就会把爱国精神扩展为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所谓质是指民族精神的内涵。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爱国可能是出于外部原因,如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好孩子等等: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爱国则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69.
7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它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语言发展规律,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分阶段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旨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充分体现语的“工具性”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