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731篇
科学研究   21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3篇
综合类   117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8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终身教育视野下,教育领域内弱势群体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将在社会对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中的劣势群体纳入到其中,因而,与之相应的教育补偿的对象的范围也扩大了.本文从社会角色、个体差异、年龄特征和时空环境造成在公共教育资源享有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四种群体情况结合社区教育内在属性对应分析,说明了社区教育在实现对弱势群体教育补偿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七岁左右,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具波动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特  相似文献   
113.
排斥与全纳——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的提出是因为教育排斥的存在,全纳教育与教育排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关联。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在对象上经历了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排斥、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排斥和面向所有儿童所可能引发的教育排斥;在内容上也经历了机会排斥、质量排斥和参与排斥。对教育排斥认识上的深化使得全纳教育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然而,全纳教育并没有形成对教育排斥的系统化研究,这使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不可能获得系统化、理论化的建构而依然停留于经验和直观的层面,从而使全纳教育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只获得了有限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4.
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生逃学、旷课、早退、迟到等现象相当普遍,厌学情绪突出,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中职教育难度大,学生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局面。文章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5.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6.
教育券思想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主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券理论不断完善和推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用于政策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对长兴、瑞安、衢州等地教育券政策设计和实践情况的比较分析,从法理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教育券保护弱势群体与弱势教育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7.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针对不同的职业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级引用型技术人才.然而目前社会上人存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同,就算来到学校也是很多的“迫不得已”,加上原本的底子差,短时间里学习压力大,学历不高,就业困难等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自卑、忧郁、低沉、失望、困惑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在玩的轻松氛围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确立自信心,走出自卑,树立自强不息、积极阳光的生活学习信心,是高职体育教育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8.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的需求日益高涨.为使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课题组在浙江部分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加大教育投入,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服务领域;创新教育模式,实施"多教结合";注重教育的有效性,确保教育质量.从而满足农村弱势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9.
学困生是班级客观存在的弱势群体,班级整体成绩的好坏关键是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否做得有效。因此,转化学困生势在必行。只要有信心,坚持不懈,用心辅导,学困生的学习必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0.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男子倒在了西门外的马路上,没人敢上前搀扶",昨天上午10时30分,市民陈先生致电本报说,该男子已经倒地十多分钟了,路过市民要么避让,要么围观。他刚拨打了120急救中心电话和110。据现场的一名目击者回忆说,昨天上午10时20分左右,老人拄着双拐,吃力地走在西门外公交站牌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