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关于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正确地评价陶行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放,解以来教育界一直有争论,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解放初期,会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看作是美国约翰.杜威(John Dewey)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翻版”,以致批判杜威时株连了陶行知。就是在“文革”以后,也还有文章说:“'生活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实用主义'思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22.
其东 《中国德育》2007,2(5):88-89
《情感教育论纲》是中国教育理论界首次提出、正面立论并系统阐述情感教育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23.
有研究指出:“教学的方法,最宜注重学的精神,而不必拘囿于学的形式与结构。”(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教育论集》)这是有道理的。根据学课的特点与功能。它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作为一种事物的学课本身,而在于作为其主体的人类存在,在于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陶冶他们的性情,提升其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4.
一、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作文读叶老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说实话,不做作。叶老一贯倡导“写文章就是说话”(《谈文章的修改》),他赞同把“作文”叫  相似文献   
125.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且最精辟的一篇重要的献,标志着我国出现专门的教育科学作。它比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多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早一千八百多年。它虽然只有一千多字的篇幅,却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战国以前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系统、深刻地提出了有关教育目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有许多至今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6.
秦永贵 《宁夏教育》2000,(11):20-20
现代教育论指出:“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多项交流的复杂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显而易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27.
体育教学应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教育论认为 ,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比直接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特别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 ,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然而 ,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 ,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曾在北京4所比较知名的中学 ,调查了100名初、高中学生 ,对于学习方法的名称 ,只有5名学生各答出1种 ;对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向你传授过学习方法的回答是 :详细传授过4人 ,笼统传授过6…  相似文献   
128.
幸福教育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相似文献   
129.
一路呐喊,坚守家园,不断超越,谱写着于漪“一辈子学做老师”的如歌岁月;满心凝望,非凡启智,理性反思,折射出其“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的赤子情怀。阅读《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内喊》、《坚守》、《超越》、《凝耋垦》、《启智》、《反思》),走近于漪老师,你会自然明白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三重责任的特有情怀。  相似文献   
130.
《基础教育论坛》2010,(9):49-49
杂志简介《基础教育论坛》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行政管理者。按照"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基础教育规律,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基础教育质量服务"的办刊宗旨,密切配合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交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的经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