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1286篇
科学研究   16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郁达夫先生在其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唐朝那位诗人是谁?其绝句全篇如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江南冬景如此迷人,让诗人"胸襟洒脱""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文中透露了"机密",就是江南农村冬天白雨飘飘的"悠闲"境界!可见生活在境界中与不生活在境界中,其感觉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2.
大漠孤狼     
彭绪洛 《小学生》2015,(Z1):74-75
悦读导语:狼是无比凶狠的动物,在很多人眼里,它们凭借矫健的身体和残暴的本性,一般不会陷入绝境当中。然而,当你读完《大漠孤狼》,一定会为文中这一群狼而揪心,更会为叫红枣的狼王而悲哀。大漠,漫天黄沙,一群狼正卧在湖边的一条干沟里,静静等候着前来饮水的黄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三五只结伴找水的黄羊出现了。它们先警惕地朝四周望了望,见没有什么危险,其中一只黄羊走向了湖边,啜饮几口,又  相似文献   
13.
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内容可以用文中的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乐、痛、悲。“乐”与“痛”都不难理解,而对文中的“悲”如何理解,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有价值的话题。文中第一段写诸多名士相聚兰亭的赏心乐事,这里有怡人美景可赏,有高朋相聚之乐,有饮酒赋诗之趣,“信可乐也”。第二段由眼前好景,生发出好景不长,人生苦短之慨,叹言“岂不痛哉”。第三段则用一个“悲  相似文献   
14.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追求和目标,但是听了很多关于高效课堂的语文讲课比赛,我发现很多课堂太华丽,太流畅了,是不是我们的课堂真的到了那个水平了呢?是不是我们的学生扎实到那个水平了呢?实际上很多课堂多具表演风范,甚至有预演之嫌,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落实到教案上,忽视了课堂的生成度,甚至很多学生在一堂课下来,字音都把握不准,文章主要内容都概括不清,反而在整堂课中对文中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教学设计》2010年第9期刊登了山东单县王元安老师的文章《对"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思考》。文中,王元安引用了《丰碑》一课的一则教学案例,转录如下:师:你们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我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是个关心集体的英雄。生:军需处长是一个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好战士。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件既易且难的事。手中握着一本字典,便可通读天下文章,这并非"痴人说梦"。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阅读即变得容易。但同时,阅读又是一件并非容易的事,因为要保持长期的阅读兴趣、深度剖析文中蕴意,有所得,亦有所悟,就并不那么容易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处于感性的认知阶段,运用理性化的阅读模式,显然不相适宜。  相似文献   
17.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充分挖掘文本,寻找合适的表达源教材给了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教师驾驭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抱怨教材容量大、密度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教材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月13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北大教授陈平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辈子的道路,很可能决定于语文》的文章,在文中他表述了很多的观点,现摘录五条与大家分享。一、阅读与写作课:国外高校是抹不掉的必修课,我们还在由大学"自作主张"。二、今人读书如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三、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使得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偷懒或丧失信心,自觉地降格为某名校名师的助教。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  相似文献   
19.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  相似文献   
20.
正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自然地理因素对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山西有80%的地面覆盖着厚达100~150米的黄土,土层比较松散,容易挖掘。黄土中含有许多钙化结核,在长期的地质年代中胶结,直立性强,洞穴不容易坍塌。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掘洞而居便逐渐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比较喜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