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684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40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30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凯  马敏 《天中学刊》2011,(2):35-37
自由主义中立性原则是自由主义处理现代社会多样化与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各种良善价值分歧的核心原则。不过,自由主义对这一原则的理解是混乱的,平等论、怀疑论、自主论等理论对其证成也是不同的。而且自由主义中立性原则对现代性问题的回应实质上只能算是一种回避,并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所以,这就值得我们从一个批判性的视角对自由主义中立性原则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2.
上世纪20年代文人梁遇春的散文在"审美现代性"建构中有较大意义。他的创作从行文内容到成文风格体现并丰富了"审美现代性"的涵义,展现了审美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对"世俗的超越"的功能特质,主要表现为"回归、仿超古典"、"永远的精神漂泊冲动"、"生命力的赞歌"、"非现代的时间观"、"新的价值系统的建构"等。  相似文献   
83.
在全球化研究之多之深入时,也引起许多的争论与反思,有学者提出一个反思全球化的分析框架,认为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趋同性,存在碎片化的可能。在此,通过历史观察和辩证分析的方法,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国家层面的价值与权力变化、全球社会层面的价值与其权力变化三个方面,试图厘清全球化进程的另一趋势——碎片化,以期全面的窥探全球化发展概貌和深刻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和属性。  相似文献   
84.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以日本为个案,探讨了道德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该书不仅让我们开始关注道德教育研究的国家视角,而且其结论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分歧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5.
王鲁彦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他写作了大量的小说,其中尤以短篇小说居多。作者笔下的短篇小说,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同时也不乏一定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86.
现代性文明的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的爆发。生态危机给我国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大学教育应当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作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生态教育。大学生态教育是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密切关联,具有理性启蒙意义。大学生态教育同生态人文思想密切相关,蕴含人文关怀维度,彰显人文精神。大学生态教育的特点为:鲜明的政策导向性、注重新知识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87.
88.
在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层面,《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废都》均以情爱主题开始了反现代性书写。其中,"两性乌托邦"的筑建使人们在和谐统一的情爱关系中回归人性本真,反抗理性异化;"个体理想家园"的返归使人们冲破现代性桎梏、重获生命激情成为可能。不同的是,劳伦斯在现代性完成之际对反抗之举持积极看法,而贾平凹在现代性未完成时,其反现代性探索只能走向矛盾而败落的结局。  相似文献   
89.
1、把作为民族国家意识形态标志的现代大学与作为官僚公司的当代大学区别开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我们观察一个重要的现象。"一流"正在迅速成为大学的口号,而且想要理解当代大学,需要反思一下追求一流意味着或不意味着什么。[p20]一流要我们认识到,大学不只是像一个企业;它就是一个企业。一流大学的学生不只是像顾客;  相似文献   
90.
大学在盛世现代性的浸染中变得日益合理化,成了现代性的一个典型样本.现代性之中的大学管理使得大学的学术职位演变为一个个数量化的位置.这一位置利用"公式化"符号制造了强大的规训力量;学术创造变成规划性工程,个人时刻面临着非个人的巨型工程结构,个体的道德敏感性泯灭其中;激励与惩罚在现代性之中分界模糊,对学术激励的过分使用使学术激励演化成了学术惩罚;大学学术在货币的指挥下正不断地制造差异与竞争,学术货币化;学术考核则演变成一种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