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294篇
科学研究   12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3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浮华、夸张的语言随处可见,这些表面上看来属于遣词造句范畴的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可信度,降低着新闻的真实性,腐蚀着新闻的“生命”。“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需要技巧,更需要警觉”。这里汇总了五条在新闻写作中需要警觉的准则,其中把主要篇幅放在了避免浮华、夸张的文风上。  相似文献   
142.
钱钟书先生说:“历史是一面铜镜。”我们只能在影影绰绰的影像中,看见历史事件的大致轮廓,而真相究竟如何,是我们不得而知的。不同的人写不同的历史,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和提炼事实,在这些事实之上构建历史,而这“历史”只是历史真相的一小部分,并非完全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3.
许青 《军事记者》2004,(1):15-15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闻人以非凡的勇气、犀利的目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解读着社会转型期的喜悦和阵痛、成功和失败,在宣传党的疗针政策、促进社会发展、实施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新闻人在社会的变革中经不起考验,职业道德滑坡、价值观念错位,最为集中的体现就是搞有偿新闻且屡禁不止。 有偿新闻是新闻记者、编辑或媒体因接受钱物及其他利益而以新闻形式发布的信息。有的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接受所谓的“车马费”和“劳务费”。收受红包、有价证券、礼品  相似文献   
144.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9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读“虽肯定党报的权威性,但也提出党报过于呆板,远离普通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5.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真实,可将其称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思维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6.
江南某报发表了一篇记写的《报案人三个月不敢进家门》的章,说一位姓周的女士深夜遭到蒙面人入室抢劫,奋起反抗后识破真凶就是邻居张某,报案后却屡屡遭到威胁,家人也多次遭到殴打以致三个月不敢进家门。章发表后,  相似文献   
147.
《准则》第四条是针对假新闻、失实新闻、片面新闻的。这一条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的每件事、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力求全面看问题、客观公正、避免失实五个方面对维护新闻真实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8.
对于记来说,每次新闻的发生他们都在现场是不太可能的。同时,许多消息也不是记自己通过努力就能采访到的。因此,媒体和记往往只能依靠消息来源来为他们提供线索和各种背景材料。这就涉及到了新闻来源的真实性的问题了。为此,我国许多媒体也制订了一些内部规范,如新华社制订的《关于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七条规定》就要求,  相似文献   
149.
周涛 《视听界》2004,(1):55-56
《ABC今晚世界新闻》(《ABCWorldNewsTonight》)是美国著名三大电视网之一的美国广播公司的名牌栏目之一,由著名节目主持人、首席记者、高级编辑、ABC新闻的“象征”彼得·詹宁斯(PeterJennings)主持。自:1983年他开始主持该栏目以来,该栏目与CBS丹·拉瑟主持的《晚间新闻》以及NBC布鲁考主持的《晚间新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甚至“一度成为80年代新闻节目收视排行榜上的冠军”,“是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最佳节目”。  相似文献   
150.
陈桂琴 《视听界》2004,(2):46-48
2003年羊城的岁末甚是热闹,“金钟”方敲响,纪录片又登场。欧宁策划的新纪录片影展、广州电视台主办的国际电视纪录片研讨会先后在羊城登场。与此同时,安哥、胡武功策划的“中国人本、纪实当代”纪实摄影展也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纪录片如何发展的问题再次掀起了讨论的高潮。一、问题的缘起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在东方宾馆举行的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两部风格迥异的纪录片.一部是由澳大利亚提供的《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一部是中国提供的《海路十八里》。两部风格对比如此强烈的纪录片先后播放,令人想到其中有这样的潜台词:纪录片可以这样拍。《夜晚》根据澳大利亚20世纪30 年代达博土著追捕专家赖利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讲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