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336篇
科学研究   299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386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28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700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认知语言学观照下的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机制之一.现有研究普遍认为隐喻能力与大学英语听力呈显著正相关,并提出相应认知策略以提高听力.其实,隐喻能力与创新能力密切关联,隐喻能力培养应被视为应用型大学和创新型社会外语教学的一项核心目标.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以隐喻认知的体验性为基础,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并结合专门用途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发适合各专业大学生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2.
隐喻的相似性构成了隐喻的基础,为理解隐喻提供了方便.但Sperber & Wilson在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最佳关联原则,能更有力的解释隐喻,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究其实质,隐喻的相似性正是最佳关联性在隐喻中的表现,隐喻的理解实际上是寻求隐喻的的相似性,而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就是寻求本体和喻体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63.
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上,认知语言学家们采取了新的角度和方法.1980年,Lakoff和M.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书中,作者以人类隐喻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说明语言与人的认知能力的密切相关性和系统性,指出语义研究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还必须参照主观对客观的经验及人的隐喻概念体系来研究语义,同时还要研究范畴化和隐喻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64.
浅谈语法隐喻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振彬 《培训与研究》2005,22(5):99-101
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把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这种变化被称作语法隐喻。Halliday(1985)指出,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语法隐喻方式有助于意义的有效识解,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它增强了语篇的语义联系和关联度。  相似文献   
65.
隐喻·文化·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又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本文介绍两个相关的隐喻理论 :塞尔的隐喻语用学理论 ,雷科夫和约翰生隐喻认知学理论 ,同时论述隐喻与文化的关系 ,指出文化的研究对于隐喻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认为隐喻、移位法与拟人法这三个英语辞格是人类思维中三种性质不同的方式的产物,并分析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7.
赵振华  顾丽 《现代语文》2006,(12):28-29
隐喻在传统理论中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格,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偏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逐渐发展,隐喻所具有的强大的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68.
存在者与存在之间以文学艺术为桥梁;文学叙事与存在者之间以隐喻为桥梁而指涉存在,使之去蔽、使之澄明、使之自现。人“诗意地栖居”在叙事隐喻的寓所,传达对于世界存在的认识,隐喻地揭示世界存在之后的“真”。隐喻使艺术呈现艺术之美,言说了无法言说之真,实现了美与真的统一。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的隐喻文本,诗、小说与哲学在真与美的最高境界上握手相通。  相似文献   
69.
修辞手法广泛应用于英语化妆品广告语篇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增加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进而提高化妆品广告的宣传效果。为探索广告语撰写中修辞的运用规律及创意技巧,提高受众的理解水平,从而有效获得产品信息,实现理性购买,本文结合实例,对英语化妆品广告中如隐喻、夸张、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了语言特征的分析,探讨它们在广告语中的运用效果。结果发现,修辞策略在化妆品广告中的运用具有增强广告语言艺术感、突出产品特性、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加深记忆等功能,同时也能提高广告信息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广告效应,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认可度,从而促进购买需求,为产品打开市场奠定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汉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的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通过汉英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文化认知和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