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2篇
教育   6188篇
科学研究   2536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512篇
综合类   221篇
文化理论   355篇
信息传播   607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1497篇
  2013年   1020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476篇
  2010年   1128篇
  2009年   1285篇
  2008年   1383篇
  2007年   1032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媒体的世界眼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重大的国际经济事件发生,并影响全球、影响中国的时候,哪个媒体能从世界的眼光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哪个媒体就会在行业发展中留下可圈可点的一笔,也将在品牌美誉度上提升含金量。  相似文献   
112.
随着大量记者加入到富有活力的媒体行业中,记者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灵活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加速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流动,这一方面赋予了他们选择岗位的自由,另一方面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媒体临时工的增多,以致许多媒体从业人员自嘲为“新闻民工”。  相似文献   
113.
2007年,业界和学界关于广播理论的探讨较之往年更加务实和理性。总体看来,2007年中国广播理论界在重大广播媒介事件、广播媒体的生存策略以及广播行业科学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情,体现出较强的理论自觉意识,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在广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广播机构竞争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广播产业持续复苏的多重推动下,2007年度中国广播理论研究领域在以下四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114.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协会工作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2004年12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为界,分为前后衔接又有所区别的两个阶段。2002年至2004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是学术团体,2004年更名后,转变为行业组织。  相似文献   
115.
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加大了对传统媒体行业管制力度,改善了广播的发展环境,对于广播长期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赛立信媒介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广播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市场风云际会,竞合纷呈。随着高精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成熟,政策法规的逐渐健全,网络融合、行业融合等风生水起,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流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等正日渐汇流,形成"大媒体"。我国正在进入大媒体的"竞合"时代。  相似文献   
117.
曲秀锦、吴浩在《2007广电十大热点》一文中认为,广电媒体已经从“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发展到了目前的“品牌力经济”的时代,媒体竞争实际上已经演变为品牌竞争。由此,广电行业亦面临着从拼量到求质的发展拐点。“2007年广电行业十大热点”从一个侧面解读2007年的广电媒体市场。一是政策紧缩,抵制低俗,主旋律”亮剑“效应,二是选秀降温,奥运升级,节目形态轮流转,三是内容生产,创新生存,把握需求定市场,四是活动营销,公益主打,责任意识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8.
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繁荣,90年代中期行业报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报群;此后,行业报就危机不断:部委的变迁、行业的转型、报业的整顿,几乎每一次事关行业报的变革与调整都激发出有关行业报的生存、行业报如何发展、行业报将走向何方的争论。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在争论与探讨中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定位:细分与反细分很多行业报操作者在阐述行业报的独特地位时,总喜欢提及并强调行业报的专业性,都比较重视行业报的  相似文献   
119.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典型人物是主体中的代表,有着重要的引导、示范和教育作用。新闻作为党的喉舌,作为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组织、发动、鼓舞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舆论工具,宣传典型人物是一项重要内容,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0.
张红杰 《新闻爱好者》2008,(11):152-152
广播电视行业目前的定位大都是“事业单位”,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实施的都是“事业编制,企业管理”。所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也不失是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作为县(市)级的广播电视部门,我们多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很有效的成果,对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和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