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本文从专家推荐网站入手对学科网站进行研究,以气象学为例,通过检索ISI Current Contents Connect数据库,对学科网站的地理分布、语种分布、信息来源、出版者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学科网站的一些特点。最后对目前学科网络信息资源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2.
文章通过对ISI平台收录的电子政务相关主题1711篇文献的统计分析,采用聚类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得出了全球电子政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分析,并阐述了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2006年JCR收录我国6种数学期刊计量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美国ISI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2006年收录的我国6种纯数学期刊的基本计量指标: 收录文章数(刊登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 收录范围、排序(按IF)、 被引半衰期、 引文半衰期、篇均被引频次、自引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与JCR收录的影响因子最高(IF>2)的4种数学期刊相互比较。 并与所收录的186种纯数学期刊有关的计量指标的平均值作比较, 找出了差距。 最后对提高我国数学期刊基本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便改进我们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34.
SCI的体系及其逻辑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引文索引》(SCI) 的科学组成体系。提供了SCI 原始的引文功能说明。分析了引文思想如何在SCI 中的体现; 分析了SCI 的引文思想在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中的体现方法; 分析了索引间的逻辑体系和逻辑关系。同时指出了SCI 在印刷版基础上发展的光盘版、网络版在实际使用中的相关操作, 及文章在发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 充分利用SCI 了解和掌握全球科技动态。  相似文献   
35.
文章从多角度详细对比了EngineeringVillage2与ISI Web ofKnowledge检索平台的分析功能,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订购及信息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美国ISI公司引文索引数据库最新检索功能评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在整理、归纳了美国ISI公司引文索引数据库在2 0 0 4年推出的最新更新版本的基础上评价分析了这些更新的意义,并由此总结、评述了当前国外数据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4G移动通信系统中备受关注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在对OFDM系统的基本思想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优点和缺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并较详细地阐述了OFDM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This paper explores a possible approach to a research evaluation, by calculating the renown of authors of scientific papers. The evaluation is based on the citation analysis and its results should be close to a human viewpoint. The PageRank algorithm and its modifications wer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citation networks. Our main research question was whether better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based directly on an author network or on a publication network. Other issues concerned, for example, the determination of weights in the author network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ation scores among their authors. The citation network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computer science domain in the ISI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The influence of self-citations was also explored. To find the best network for a research evaluation, the outputs of PageRank were compared with lists of prestigious awards in computer science such as the Turing and Codd award, ISI Highly Cited and ACM Fellows. Our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the best ranking of authors was obtained by using a publication citation network from which self-citations were eliminated, and by distributing the same proportional parts of the publications’ values to their authors. The ranking can be used as a criterion for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research teams, for identifying leaders of such teams, e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