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7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8世纪后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藏政策的早期阶段。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英国东印度公司对我国西藏实行以建立直接交往关系为目的的“和平”渗透政策。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各国在历史上同我国西藏形成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屏障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同它建立英藏直接交往的尝试一样,都是其对藏渗透政策的组成部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廓尔喀侵藏战争中的卑劣表演最终导致了其早期对藏政策的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42.
根据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优劣分析,从而为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3.
记述了采于西藏的光盔蛛科盾球蛛属2新种:察隅盾球蛛Orthobulachayuensissp.nov.和斑盾球蛛Orthobulapunctasp.nov.。  相似文献   
44.
佛教传入西藏后经历了复杂的受容和变容过程。西藏密教的成立与几位印度和西藏僧人的活动密切相关,诸如莲花生、仁钦桑布、布顿、玛尔巴、宗咯巴等。他们的修行、传法以及译经工作对西藏密教的系统性的建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构成青藏高原的主本部分,这里景观独特,资源丰富,但目前交通不例,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抓住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本区的丰富资源,走出一条适合本区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6.
迪木拉提·奥玛尔在其学术专著《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一书中提出蒙古萨满教中天神善恶及东西方善恶的问题。笔者认为 ,前者涉及到喇嘛教与萨满教之间的斗争及两教教理的分歧 ,后者由两教的观念所致。  相似文献   
47.
元代入居内地的藏族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时,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来到祖国内地,这其中就包括了来自吐蕃地区的藏族人。论文概括地叙述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总体状况,从萨迦派的僧人,噶玛噶举派的僧人和世俗官三个方面对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典型人物作了微观考察,并总结出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8.
“莱青”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类似于巫师的宗教中介人称谓。其主要职能为驱魔医病,基本活动方式与蒙古博相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科尔沁及周边地区。“莱青”有蒙古博、“喇嘛博”、衰退的“古尔塔木”等不同解释。笔者释其为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在与原有蒙古博教作斗争过程中,为取代其功能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喇嘛”,是藏传佛教与蒙古博教整合形成的复合文化体。其乐舞也就具备了两种文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9.
近20年来西藏耕地与人口变化相关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王建林  熊伟  胡单 《资源科学》2004,26(1):45-51
采用1981年~2001年的统计资料,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近20年来西藏耕地变化过程与地域分异特征,建立了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分析了西藏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地区耕地与乡村人口相关的区域差异性,提出了劳耕密度的概念.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西藏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但增加速度缓慢,不同时段耕地年均递增率呈现低-负-高模式,耕地变化地域差异特征明显;②利用2001年耕地与对应的乡村人口数据建立了二者之间的E型指数曲线相关模型,发现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由1981年~2001年西藏全区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数据建立的E型曲线模型,相关性虽呈正相关,但未达到O.05水平的差异显著性,且不同地区乡村人口数与耕地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④1981年~2001年期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O.0301hm2,年均递减率为1.13%,而劳耕密度呈现增长趋势,净增加0.4943人/hm2,年递增率为0.64%,在不同时段人均耕地面积及劳耕密度的变化幅度及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50.
科技援藏是上世纪90年代科技界积极响应全国支援西藏这一战略决策而开展起来的,是发达地区以科技无偿援助方式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发展的尝试和探索。全国科技支疆行动是2007年科技部与新疆共同发起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多方合作、互利共赢这一科技合作方式支持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科技援藏与科技支疆都是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但二者又有所不同。科技援藏工作开展十余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当前开展好全国科技支疆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