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1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教育   7397篇
科学研究   488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811篇
综合类   6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641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725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信息技术在陕北高校课堂中的应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信息技术在陕北高校课堂中的应用情况,作者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在延安大学全校范围内展开了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实地调查。通过整理与统计的数据,作者从中发现了信息技术在陕北课堂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可借鉴性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92.
提高网络学习社区黏度之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Web2.0技术和SNS工具的引入促进了网络学习社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文章试图从提高社区黏度的角度来探寻建设网络学习社区的良方。参考商业模式下SNS社区的成功范例,并结合网络学习社区的核心要素,从知识黏度、社交黏度和技术黏度三个层面综合着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3.
ICT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巨变,为教师的能力标准提出了新要求。面向教师的ICT标准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在2004年也适时地推出了《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文章就中美英日四国的ICT标准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面向下一代教师的ICT标准发展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94.
教育信息化知识库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支撑作用的知识集合。构建教育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在分析教育信息化的知识库的建设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文章对教育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整体框架作了研究,重点阐述教育信息化知识库的内容构成和支撑软件的参考模型,并对其建设、应用和管理模式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在介绍国内外游戏分级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游戏分级的必要性,并从教育视角提出了游戏分级标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游戏评定标准多样化;注重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关注文化传播的影响;重视教育游戏的推广。  相似文献   
996.
时间管理: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的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初探了时间管理支持对远程学习者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时间管理支持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即进行时间管理行为训练;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建立在线时间管理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97.
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项目的调研,以及对科学探究支持软件的案例分析,总结它们的优缺点,构建了一个集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管理与探究数据处理于一体的科学探究平台模型,并指出了该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及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对实践教学及其体系构建等方面缺乏研究,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在遭遇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途径不畅等棘手问题。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非常有效,它通过三级实训,从单项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从校内到校外,梯次进行,循序渐进,达到了学校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效果,从而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99.
Web-based homework (WBH) Technology can simplify the creation and grading of assignments as well as provide a feasible platform for assessment testing, but its effect on student learning in business statistics is unknown.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the latest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tutoring agents that dynamically evaluate individual students' skill level and purport to respond with appropriate, targeted teaching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In this article, we compare traditional, textbook-based homework assignments with three systems of WBH for undergraduate business statistics courses: ALEKS, PH Grade Assist, and custom-made online quizzes in Blackboard. These systems represent a range of media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tutoring to instructor-controlled objective testing. Using a common assessment test,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taught with these different systems. Our study finds, as we anticipated, that student performance depends significantly upon teacher experience and student academic competence. Once these factors are controlled for, however, the technique used to deliver homework makes little difference in student success. In contrast to other published research, we do not find any advantage to automated tutoring and identify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approach based on both instructor and student feedback.  相似文献   
1000.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support programs provided in education welfare action zones. Education welfare action zone policy came into effect by government from 2003 to guarantee act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o disadvantaged children in urban areas by providing educational, cultural, and welfare service. Education welfare action zones were selected in low-income group area in the metropolis. In this regar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scertain the effects of the program.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included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conditions prior to the actual commencement of the program, which was then followed by an investigation of specific schools used, as case studie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changes that had taken place during the program’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program’s effect. Meanwhil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verify the actual changes that took place in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changes that were revealed by the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