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81.
《历史研究法》是漆侠先生晚年的重要著作,是他治史思想与方法的集中体现。在书中,漆侠先生就历史的科学属性、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等几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总结。《历史研究法》是漆侠先生基于几十年来兢兢业业研究历史的实际经验而撰写的著作,书中所举每一处实例,都是针对历史研究中常见问题的解答。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历史研究者细细品读。  相似文献   
182.
通过查阅参考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文献资料,对我国夏代干戚舞的内容、性质、表现形式与功能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认为:夏代干戚舞主要以朝歌乐舞形式存在,用于祭祀祖先、天帝,充满巫术气息;其表现形式融舞蹈与鼓、石磬等乐器伴奏于一体;干戚舞在夏代有《九歌》、《万舞》等具体形式,其内容完整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变革、祭祖的史实,以及用舞蹈宣扬历法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83.
北宋政府如何处理与辽、夏的关系,当时各方面的意见颇有不同。包拯认为在外交政策方面,应有正确认识,遵守盟约,平等互利,保持均势,认真对待,提高警惕。在防御措施方面,应当精兵选将,控守险要,训练民兵,补充战马,广积粮食,加强军事情报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184.
韩琦根据宋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对西夏的策略,先后提出攻、守、和三策。韩琦无论是主和,还是主守、主攻,都是为了保境安民,以实力遏制西夏的侵优,维护北宋的尊严和宋夏之间的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185.
徐霞客的游记是日记体,基本具备了自传的要素,因而具有自传意义.游记保存了一个奇人的旅游经历,是奇人灵魂与山水的对话,写出了一个热衷旅游的奇人自我形象,语言新奇活泼.霞客游记丰富了晚明自传的内容,在写作样式上具有把日记、游记、自传三合一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近十年来在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整理和对比分析,提炼其研究内容,探寻其研究方法,预测其发展趋势,找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在把侠文化研究的成果清晰全面的展现给世人的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深入研究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7.
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在使用趋向动词“上”、“下”及形成对垂直方位的心理表征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掌握“上”、“下”类方位词。本文考察了儿童使用“上”、“下”类方位词的情况 ,从句法、语义方面描述了其发展过程 ,并讨论了儿童习得“上”、“下”类方位词的机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8.
司马迁和班固的夷夏观有异有同。在"夷夏之辨"问题上,马班都有"别夷夏"的观念,都以华夏礼义文化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并强调"德化四夷",但司马迁不斤斤计较于夷夏之别,而班固反之。在"夷夏一统"问题上,马班都主张夷夏一统,坚信各民族出于一元,主张各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但在实现一统的策略上,司马迁倾向和亲、盟约,而班固则主张以羁縻之道应对。大一统的政治背景和独尊儒术的学术背景造就了马班夷夏观之同,马班夷夏观之异则与两汉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变迁以及史家个人思想的差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9.
根据夏、商、周的西疆所至,其“西被于流沙”多为不实。夏朝“西被于流沙”的地望,恐谓今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为胜。  相似文献   
190.
刘芬 《科教文汇》2011,(2):53-54
《侠客行》和《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是中国唐代侠义文学和英国中世纪传奇文学的杰出代表,深刻地反映了中西方的侠义精神和骑士精神,表现了中西方在行侠仗义上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但因为这两种文化产生的土壤不同,因而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