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3355篇
科学研究   91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15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15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1046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driven the fastest changes to higher education across the globe, necessitated by 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preventing face-to-face teaching. This has led to an almost immediate switch to distance learning b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atomy faces some unique challenges. Intrinsically, anatomy is a three-dimensional subject that requires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uctures, often achieved by the study of human cadaveric material, models, and virtual resources. This study sought to identify the approaches taken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Republic of Ireland to deliver anatomical education through online mean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4 different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compared adopting a thematic analysis approach. Once themes were generated, they were collectively brought together using a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 (SWOT) analysis. Key themes included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new online resources and the chance to engage in new academic collaborations. Academics frequently mentioned the challenge that time constrains could place on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se resources; especially as in many cases the aim of these resources was to compensate for a lack of exposure to cadaveric exposure. Comparisons of the actions taken by multipl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veal the ways that academics have tried to balance this demand. Discussions will facilitate decisions being made b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garding adapting the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n anatomy.  相似文献   
9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机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注重校企合作,收集丰富的生产现场教学资源,聘请企业专家录制教学视频,开展网上讨论、网上直播课等。下阶段校企合作重点是编写理论和实践教材、共建电机科技活动实训室、企业专家指导网上PBL项目、指导学生选取企业真题申报大创项目。  相似文献   
93.
在"互联网+"的时代,在听障全纳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是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听障全纳学生中的课堂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引入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后,提高了听障全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密度,使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英语成绩显著提高,四六级通过率也大幅上升。在线开放课程在听障全纳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4.
信息时代,人们更加需要知识和信息。高校图书馆要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更全面、更方便、更快捷地为读者提供满意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95.
远程教育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开放教育的物质条件(校园网络的规划、多媒体平台的建设);2、教师与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3、学生学习态度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6.
通过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调查了50种学术期刊进行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献编辑质量及发表时滞缩短情况.结果发现:优先数字出版的稿件所处阶段越早,发表时滞缩短越明显;但稿件的编辑质量较差,待正式出版时改动较大.由此可见,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应兼顾质量与速度,不断摸索并选择最恰当的优先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意义] 量化展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之间的观点认知距离与情感归属,澄清其情感倾向性的形成脉络,为科学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思路。[方法/过程] 切分舆情事项子话题,通过情感本体计算受众观点的极性强度,构建2-模的受众-关注焦点隶属矩阵和1-模的受众关系矩阵,并采用复杂网络可视化图谱对受众认知距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网络舆情场的视角下阐述受众观点的互斥与耦合机制,描述受众情感倾向的形成脉络。[结果/结论] 对受众整体认知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受众加以区分,揭示真实情景中的网络舆情场力的作用特点,为舆情受众情感疏导工作提供实践出发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意义]在线百科主题覆盖面和用户范围非常广泛,不同的学科领域及不同类型的用户对应着不同的需求和利用模式,因此需要从研究人员对在线百科的引用特征和引用类型出发,深入分析在线百科的用户需求和利用特征。[方法/过程]以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以下简称“图情领域”)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引用在线百科资源的论文数量及引文数量、时间分布、主题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文献类型、引用类型等多个指标,探析图情领域期刊论文在线百科的利用特征与规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在我国图情领域学术研究过程对在线百科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引用在线百科的期刊论文研究主题集中在图书馆、当下流行的信息技术和概念等相关方面,以非实证性研究居多,引用频次较高的期刊和机构主要是排名靠前的核心期刊和高校,引用较多的作者群体多为女性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引用类型依次为对非图情专业术语的引用、图情专业术语的引用以及网站和词条本身的引用。最后从在线百科词条质量和信息聚合两个角度对这一现象和特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
社科学报编辑编排的规范化是全面提高刊物质量,促进社科献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快速交流与传播的必要要求。关于“作工作单位和作简介、关键词与主题词的关系、注释与参考献的标注“三个问题的规范是目前学报规范化建设中困难而争议较多的问题,当引起学报界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0.
1985年以后,“朦胧诗人”逐渐引退,“朦胧诗”的单向度写作已经不再为更年轻诗人所满足。随着国人艺术观念的解放,诗歌写作风格也日趋多样。以时间为标志的“第三代”、“70后”、“中间代”、“80后”和以作品价值取向为标志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立场”、“下半身”等命名相继出现;各种写作潮流之间分野日益明显,并引发多次论争;民刊的日益兴盛与互联网的出现,使诗歌写作和发表打破了以前官办刊物的垄断地位。这一切,使近20年来的中国诗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