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7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7376篇
科学研究   722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764篇
综合类   54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1313篇
  2013年   1370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057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通过文本解读,透析“爱情理想”故事模式背后的文化和精神的演变轨迹,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学原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92.
"90后"少年以其任性、脆弱、自大、狂傲、叛逆等鲜明的个性形象存在于人们的传统价值评价之中,然而四川地震中巴蜀少年的英雄行为却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巴蜀英雄少年的行为和道德品质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根基.从发挥英雄的长久性价值来说,在学习和宣传巴蜀英雄少年的光辉事迹时要把握好几个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文人词之所以在中眈唐能走向兴盛,与外部因素的强力推动有很大的关系,中晚唐时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尤其是歌妓演唱、大众传唱和文人唱和等有声传播方式,扩大了词体的影响,刺激了它的创作,加速了其兴盛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4.
康德把判断力划分为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在美学史上将美学推进到人的心理和谐层面。通过分析审美与认识及伦理态度的区别,认为审美中主体的知性与想象力处于自由和谐的游戏状态。这一和谐思想,在当今和谐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因而研究康德美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刘瑾对朱熹诗经学中赋、比、兴与淫诗说问题的阐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瑾为元代申述朱熹诗经学的重要学者,他对朱熹诗经学的阐发表现在羽翼与批判两个方面,本文试从赋、比、兴与淫诗说两个重要问题入手,将刘瑾对朱熹诗经学的阐发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从张养浩的为官原则、出处价值取向的体认。这种对自我意识的执著与追求,对于当下多元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和官员的人格塑造,都是不无启迪的。  相似文献   
997.
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由于忽视了社会规范学习的特点,社会规范学习成了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内隐学习理论对社会规范学习的启示在于:社会规范学习中,必须激发学生内隐学习潜能;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人生观;个体在无意识中形成内在品质;以外显可量化行为间接考察内隐的观念。在社会规范学习中运用内隐学习理论应注意:正确处理社会规范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选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内隐学习材料;懂得内隐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998.
钱起在佛寺诗和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显现他的人生境遇,情景关系在古代文论上是重要解诗的方法之一。笔者先综述历代情景关系后,再分析他诗中之情和景的关系,并联系其生平遭遇。据此可发现二个成果:第一,他所到过的佛寺所描绘的自然之景皆反映钱起的不安心境,但最后的情都因接触佛寺而获得平静;第二,他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乃借由灰暗之景兴起了怀乡之情,这种漂泊不安之乡愁,本质上是悲怅的,尚有一种在基调上是欢悦,是一种浑然之情,表现出忘归而融入自然之心,本质是闲适的。  相似文献   
999.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形成是STEAM教育的发展之基。STEAM教师PCK是教师面对具体的跨学科的内容主题时,所特有的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形式的整合性知识,具有知识范畴的跨学科性、知识来源的实践性和知识形成的融合性等特点。通过对已有PCK研究的梳理,结合STEAM教育的特征,STEAM教师PCK可分为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对象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在此基础上,STEAM教师PCK的建构逻辑:一是立足理论性学习为教师建构PCK打“地基”,促进公共性PCK向个体性PCK转化;二是基于经验性学习为教师建构PCK竖“框架”,推动内隐性PCK向实践性PCK转化;三是通过实践性学习为教师建构PCK添“砖瓦”,实现陈述性PCK向程序性PCK转化。  相似文献   
1000.
面对当前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难题,“在地·参与”办学理念提供了一种改革的方向。“在地·参与”意味着大学应以高深学问为依托对自身所在之区域进行服务式反哺活动,具有关联性、学术性与互动互利性的特征,知识生产模式III与“四螺旋”理论是其产生的内在理据。台湾中正大学(CCU)教育学院以“在地·参与”立身,这既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CCU教育学院内部现实变化的必然需求。为此,该学院进行了多方位的实践,组建专门性服务组织、安排服务学习课程、设置短期培训与咨询、承担相关课题、公开发表论文与学生学位论文指导等是其实践“在地·参与”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