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俄罗斯与美国原本是冷战宿敌,俄美两国首脑互访改变了两国长期对抗的局面。通过首脑互访,两国在限制战略核武器,美国布置NMD,俄与美国、北约的战略、经济关系等问题上弥合了许多分歧,取得了广泛共识,俄罗斯终于以巨大的让步赢得在富民强国、重新回归欧洲道路上的重大进展。但是,俄罗斯与美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与矛盾,今后两国合作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32.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激进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充当了苏联剧变的推动者的角色.尤其是他们中的“持不同政见者”更是充当了急先锋。知识分子这种立场的转变与他们原来不公正的政治经济地位有直接关系,当戈尔巴乔夫实行公开性和“民主化”时,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便骤然间爆发出来,推动了苏联剧变。  相似文献   
33.
新经济政策实行后,苏维埃政权时由此出现的"耐普曼"持反对态度,在认识上视它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政策和实践中则以限制和打击为主.这也决定了"耐普曼"最终消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34.
“半个多世纪过去,惊动两省、涉及户达几百、人以千计的大事件,从未见诸正式报章,遑论史书……于是操觚,写成此文。虽凭记忆,亦不敢妄加穿凿。也许能够引起史学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35.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苏俄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反映出苏俄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探索,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一"探索"开始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36.
苏联剧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的不足;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足,造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薄弱,上层建筑长期处于与经济基础相脱节的状态,最后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变化--苏联剧变。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只能到苏联的“经济学”中寻找。  相似文献   
37.
烃及其衍生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此部分知识密度大,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在部分学生中有“一听就懂,一放就忘,一考就错”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该方面知识的有效方法,从许多分散的知识中找寻一些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利用这些规律快速地解决有关问题。  下面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中学范围内烃及其衍生物所涉及的一些规律的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一、各类烃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  1.不同烃类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烷烃  2.同类烃中,随着碳原子数的…  相似文献   
38.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依学生已有的知识为线索,去掌握新知识,启迪智慧,发展能力、解决问题的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也有一定规律和线索可循。 那么,化学教学中的线索法教学是什么呢? 所谓化学教学中的线索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已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串成一线,形成线索,然后教师运用此线索,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行启发学生去分析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总结新概念的一种最佳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39.
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兴起与中国现代化化的勃展开息息相关;罗荣渠先生的现状化理论研究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局面;罗荣渠先生的研究成果将对后来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罗荣渠先生的研究历程向我们昭示:理论研究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0.
列宁时期,在严酷的国内外形势下,初步建立了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压制了民主,为斯大林个人集权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体制还导致了官僚主义的盛行.为克服这些缺陷,列宁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但均未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