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瑜伽的生理和心理功效的分析,与传统的体育疗法相比较,说明瑜伽作为一种体育疗法比传统的体育疗法具有更多的优势,提出把瑜伽这种体育疗法广泛的推广及运用到各种类型的疾病康复过程中。  相似文献   
5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中年女教师瑜伽运动锻炼效果进行研究。针对目前高校中年女教师健身运动的现状和生理特点,以河北师范大学中年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一个学期的以瑜伽运动组合为练习内容的教学实验,对运动干预前后女教师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瑜伽运动对改善和提高中年女教师身体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瑜伽的修为,关键在于集中意念和平缓的呼吸,任何姿势,你只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然后做到你自己的最大极限就可以了,不要疼痛、不要憋气,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柔韧性和姿态也会越变越好。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对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瑜伽选修课学生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的必要性,论证了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同时给出了高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16周“瑜伽”教学探讨瑜伽运动对聋哑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大一聋哑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测试实验前、实验后身体和心理素质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实验组体重和皮褶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围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肺活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心率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立定跳远和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坐位体前屈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记忆力、情绪稳定和意志顽强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环境适应非常显著(P<0.01);实验组记忆力、情绪稳定和意志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境适应非常显著(P<0.01)。结论:16周瑜伽运动能有效提高聋哑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5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高校瑜伽教学的教师、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提出合理整合瑜伽机构、正确认识师资问题、纠正学生认识误区、改善教学方法手段等策略,为高校瑜伽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瑜伽和健美操是现代健身俱乐部开展较多的有氧健身课程。瑜伽和健美操在健身热潮中的相似性,使部分健美操教练开始向瑜伽教练转型。目前,我国瑜伽教练和健美操教练都存在年龄结构年轻化,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缺少高水平、全职教练,且教练教龄偏短,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但在市场需求方面健美操教练是供过于求而瑜伽教练则供不应求。瑜伽教练市场需求的缺口、较高的经济收入,健美操教练供过于求的现象,使健美操教练有可能向瑜伽教练转型。由于健美操和瑜伽项目的相近性,教练职业素养的相似性,使健美操教练向瑜伽教练转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瑜伽起源于印度文明,是一种由内而外、心灵控制身体达到最佳状态的绿色运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科研方法对高校瑜伽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瑜伽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可行性建议,旨在全面提高瑜伽教学的整体效果,实现高校瑜伽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在高校瑜伽教学中有机地引入该理论,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理念、学习成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需求层次理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瑜伽学习的兴趣,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高校瑜伽教学效果的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从生命哲学视域解读高校瑜伽课程的健身育人价值,促进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客观性、科学性,提升生命视域中的高校瑜伽课程之功效.从教学评价的主体、内容、方式和价值取向4个方面分析高校瑜伽课程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