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7篇
教育   1082篇
科学研究   443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44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国外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业影响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业影响的评估,是确定图书馆利用与学生学业成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高校图书馆成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业影响评估的实践受高等教育评估的影响,起步较早。随着图书馆成效评估相关概念的明确,图书馆利用对学生学业影响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主要内容包括考察高校图书馆资源水平与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书馆资源利用与学生最终学位水平之间的关系、高校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教育成果的贡献等。尽管研究的具体结论对于其相关关系呈现规律性特征的佐证较为有限,但为下一步进行更深入和完善的评估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在科研合作日益显著的趋势下,基于作者合作的学术影响力测度研究明显分为两方面:一是用合作这一因素对传统的引用影响力指标进行调整;二是直接测度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力,并探索与引用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度指标与其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均呈正相关。在科研合作的背景下,要综合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最后从科学交流模式和作者学术关系的视角,讨论双重测度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以重点高校为样本,通过Google Scholar检索并计算样本的网络h指数、网络g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学术差(g-h)与学术势(g/h)。实证结果发现:网络h指数的区分度不够,配合使用网络g指数及学术差、学术势来共同评价高校的网络学术影响力,效果更好。高校在网络中的学术影响力还有待加强,还需不断加强自身的网站建设,扩大高校学术的公开程度,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b of Science (WoS), Scopus, and Google Scholar (GS) for a set of 15 business and economics journals. Citations from the three source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whether one source is better than another, or whether a new database such as Scopus, or a free database such as GS could replace WoS.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scholars might want to use alternative tools collectively to get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scholarly impact of an article.  相似文献   
95.
文章分析了影响因子、期刊h指数和特征因子等三种期刊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并以《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的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类下期刊为例,对各种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Rural communities face a multitude of hazardous conditions—from blizzards, floods, droughts, and insect infestations caused by nature to hazardous material spills,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and dam failures that result from human activ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ers to rural emergency managers potentially important tools with which to better plan, alert, and respond to disasters.

Three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about use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Each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in place, but not in widespread use. The first case is the use of a microcomputer in a rural Minnesota county to manage emergency resources, aid planning, and other important tasks. The second case uses cable television as a two‐way alerting link to fire, emergency medical, and police systems. The third case involves the use of satellites to form a statewide communication system among emergency service offices. Each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early contributes to improved emergency management, but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s necessary before the full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an be felt.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All nati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 are increasingly interfaced through telecommunications. Today's users stand as witnesses to the formative stages of a totally networked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ies at the root of formal concepts such as Inter‐Information Subjects Networks (IISNs) and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NISs), develop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term teleport refers to the new types of nodes that will form an overal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raffic system. The challenge to all nations in the coming years is to provide or open these teleports to all types of national and social groups. Such teleports will give democracy a finished quality and otherwise bolster freedom by support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ll types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98.
高速公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其生态环境效益尚不甚明晰.特别是对于于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的碳足迹研究不多.选取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在合理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定量分析8条干线高速公路在2001年-2050年间建设、运营和通行的碳足迹变化.结果显示:整体上,省内干线高速公路生态效益良好,2031年前能完全回收碳排放并产生正的生态效应;分路段来看,京沪高速(G2)广陵以南段、沪蓉高速(G42)、常台高速(G15W)、常合高速(S38)、京沪高速(G2)广陵以北段等2030年前即可回收碳排放,碳减排效益可观,而沈海高速(G15)至2050年仅能回收约一半的碳排放,碳减排效益不明显.同时研究揭示,高速公路碳减排效益与经济效益似线性相关,即车流未饱和情况下,高速公路生态效益的发挥直接受断面流量控制,与经济效益保持较好的同步性.综上,本文的理念和方法可应用于与生态评价相关的研究中,数据可推广至与研究区域相似的地域,从而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
促进学习主体性相关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学习主体性等相关心理品质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以了解学生学习主体性水平的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指出了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0.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急剧增大。在此过程中,信息污染问题不可避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信息污染。如何防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污染,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和纯洁性,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